张永军

作品数:135被引量:1326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棉花棉铃虫绿盲蝽中红侧沟茧蜂气味结合蛋白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球孢白僵菌和莱氏绿僵菌浸种对玉米抗虫性及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5年第1期54-62,共9页展昭凤 苟雪莲 王振营 张永军 王秀平 郭井菲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D1400705);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02)。
为明确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 Bb20091317和莱氏绿僵菌Mtarhizium rileyi MrCDTLJ1浸种对玉米抗虫性及叶片防御酶活性的影响,本试验采用盆栽试验,检测浸种植株叶片对亚洲玉米螟和草地贪夜蛾的抗性以及叠加草地贪夜蛾为害0、2、12...
关键词:球孢白僵菌 莱氏绿僵菌 玉米 亚洲玉米螟 草地贪夜蛾 防御酶 
多异瓢虫气味受体HvarOR21的基因克隆及配体结合特性分析被引量:1
《昆虫学报》2024年第10期1307-1317,共11页谢佼昕 唐浩宇 赵丹阳 羿超群 刘晓旭 张永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972338,3237263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D1400700);山西农业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工程项目(2023BQ07)。
【目的】克隆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触角中高表达的气味受体基因HvarOR21,明确HvarOR21的配体结合特性,为揭示多异瓢虫定位猎物栖境的嗅觉识别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基于多异瓢虫成虫触角转录组测序数据与气味受体鉴定结果...
关键词:多异瓢虫 气味受体 双电极电压钳 癸醛 分子对接 
绿盲蝽气味结合蛋白AlucOBP31配体筛选及EAG测定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4年第2期319-326,共8页武娟 张瑶瑶 李仔博 刘靖涛 安兴奎 刘顺 李瑞军 张永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2372639,31972338);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02-26);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D1400700)。
绿盲蝽Apolyguslucorum是重要的农业害虫,了解其化学感受机制对该虫的绿色防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气味结合蛋白(Odorant-binding proteins,OBPs)在昆虫化学感受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为深入探究绿盲蝽OBP家族成员AlucOBP31的生物学功能,...
关键词:绿盲蝽 气味结合蛋白AlucOBP31 配体结合 EAG 化学感受 
首次发现一种双斑长跗萤叶甲寄生蜂——冈田长柄茧蜂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2024年第1期229-234,共6页何灿 王振营 张永军 张天涛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02)。
近年来,双斑长跗萤叶甲数量逐年上升,其分布广泛,寄主多样,危害严重,成为玉米、大豆等作物上的重要害虫。笔者于2022年7-9月在吉林公主岭田间采集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时,在其体内发现了一种寄生蜂。通过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鉴定为冈田长...
关键词:寄生蜂 冈田长柄茧蜂 双斑长跗萤叶甲 形态特征 
黏虫幼虫体表挥发物成分鉴定及其对中红侧沟茧蜂寄主定位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植物保护学报》2023年第4期952-961,共10页陶宇逍 单双 王山宁 李瑞军 张永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72176,31972338)。
为提高中红侧沟茧蜂Microplitis mediator田间寄生效率,对黏虫Mythimna separata 1~5龄幼虫体表挥发物进行提取,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对其成分进行分析,采用气相色谱-触角电位(gas chroma...
关键词:中红侧沟茧蜂 黏虫 体表挥发物 触角电位反应 行为选择反应 
多异瓢虫对蚜虫报警信息素和性信息素组分的电生理反应及趋向选择被引量:2
《应用昆虫学报》2023年第2期554-563,共10页刘晓旭 谢佼昕 单双 刘廷辉 张永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D14007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2338)。
【目的】多异瓢虫Hippodamia variegata是新疆棉田常见的捕食性天敌,成虫和幼虫均可取食多种作物上的蚜虫,为深入解析多异瓢虫对蚜虫的嗅觉识别机制,本研究分析了多异瓢虫成虫及幼虫对蚜虫主要报警信息素和性信息素组分的电生理和趋向...
关键词:多异瓢虫 反式-β-法尼烯 假荆芥内酯 触角电位反应 Y-型嗅觉仪 
不同波长光照对草地贪夜蛾成虫趋光行为及视蛋白表达量的影响被引量:4
《植物保护》2023年第2期176-183,共8页刘思敏 汪永乾 汤金荣 张永军 付晓伟 梁革梅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D0300100);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201300111500)。
为提高诱虫灯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诱集效果,在室内测试了草地贪夜蛾雌雄成虫对390~550 nm 10种不同波长光源的趋光行为反应,以及光刺激对其4种视蛋白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草地贪夜蛾雌蛾和雄蛾对10种波长光源的...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 成虫 波长 趋光率 光刺激 视蛋白 
郭予元院士在棉铃虫区域性综合防治技术体系研究及应用中的学术贡献——纪念郭予元院士诞辰90周年被引量:1
《植物保护》2023年第1期22-27,95,共7页戴小枫 梁革梅 王桂荣 张永军 
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工程。
郭予元院士带领团队研究人员通过多年协同攻关研究,解析了棉铃虫发生为害规律和自然种群生命表机制,明确了棉铃虫对多种农药抗药性动态并应用于棉田抗药性治理,揭示了黄河流域棉区棉花对不同世代棉铃虫为害的补偿生长规律和防治策略,基...
关键词:郭予元 棉花 棉铃虫 病虫害综合防治 
郭予元院士在棉花-害虫-天敌化学通讯研究中的学术贡献——纪念郭予元院士诞辰90周年
《植物保护》2023年第1期37-45,共9页单双 张帅 于惠林 王桂荣 张永军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D03001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72338)。
20世纪90年代棉铃虫大暴发,我国棉花产业和经济遭受重大损失,郭予元院士带领团队研究人员,深入探究棉铃虫的发生规律和控制策略,揭示了棉铃虫迁飞扩散规律及其与寄主植物互作关系,明确了转基因抗虫棉花生物安全和靶标害虫抗性机制,解析...
关键词:郭予元 棉花 棉铃虫 中红侧沟茧蜂 化学通讯 
草地贪夜蛾对四种蔬菜的胁迫取食和产卵偏好选择被引量:7
《植物保护学报》2022年第6期1724-1730,共7页肖勇 单双 沈修婧 尹飞 杨现明 黄欣蒸 张永军 李振宇 
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叶菜创新团队项目(2021KJ122);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D1400704)。
为明确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入侵种群是否对我国蔬菜生产构成威胁,以玉米Zea mays为参照,通过室内饲养观察比较分析草地贪夜蛾胁迫取食黄瓜Cucumis sativus、豇豆Vigna unguiculata、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和菜心Brassica...
关键词:草地贪夜蛾 蔬菜 胁迫取食 产卵选择 繁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