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云

作品数:22被引量:1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CDS全球金融危机衍生品市场信用风险缓释信用市场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高等建筑教育》《新财富》《清华金融评论》《债券》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鼓励信贷资产证券化 促进“半直接融资”市场发展被引量:1
《债券》2022年第9期57-60,共4页贝思维 张海云 
发展直接融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信贷资产证券化作为“半直接融资”手段,既能发挥银行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的优势,也有助于引导银行参与直接融资市场建设,更好地实现提高直接融资比重的目标。为进一步发挥...
关键词:信贷资产证券化 直接融资 半直接融资 实体经济 
应进一步提高资产证券化市场透明度被引量:3
《清华金融评论》2021年第6期82-84,共3页张海云 陆本立 
随着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行规模稳定增长,资产支持证券及其底层资产的透明度引起投资者和监管层的高度关注。本文分析了透明度对于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以欧盟STS标准和美国信息披露制度为借鉴,提出了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透...
关键词:资产支持证券 发行规模 信息披露制度 透明度 底层资产 监管层 资产证券化市场 稳定增长 
证券化投资的产品类别分析
《当代金融家》2020年第6期68-70,共3页张海云 胡恺怡 张乐临 
证券化产品已成为固定收益投资中不可忽视的资产大类。目前我国证券化产品的二级分类已接近40种,风险收益特征各异。只有化繁为简,方能有清晰的投资逻辑。本文设计的跃迁散点图,为评估和选择证券化产品类别提供了一个便捷而直观的视角。
关键词:证券化产品 固定收益 化繁为简 散点图 二级分类 产品类别 投资逻辑 风险收益特征 
问题导向加轻幽默法专业课教学探讨
《高等建筑教育》2017年第6期83-86,共4页范慧方 王金国 张海云 
北京科技大学研究型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KC2014YJX12)(4010425)
将蒙台梭利教育方法和理念应用于大学本科专业课教学。用外在环境的刺激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驱动力。蒙氏教育理念与大学专业课堂的具体特点相结合,产生了问题导向结合轻幽默教学法,以该法讲授建筑环境与能源利用工程专业燃气工程课程,...
关键词:蒙台梭利教育方法 问题导向 专业课程教学 
衍生品开启金融市场新天地
《当代金融家》2017年第7期88-90,共3页张海云 张乐临 
衍生品作为金融工具,可以为企业和金融机构解决具体问题。同时,发展衍生品市场可以显著提升国家在经济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在审视衍生品带来的风险和挑战时,不应忽视其中蕴藏的丰富机会。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和企业走出国门,...
关键词:衍生品市场 金融市场 天地 金融机构 风险敞口 大宗商品价格 经济转型升级 金融工具 
“防范”金融危机,可能适得其反
《当代金融家》2017年第2期73-75,共3页张海云 张乐临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的主流反思大量专注于"如何避免下一次危机",金融监管和金融政策也把防范危机作为重中之重。然而有必要重新审视这种后危机时代的主流理念,将视野从防范思维拓展到治理思维,学会适时适当放松、放手、放弃,给市场留下...
关键词:全球金融危机 防范 思维拓展 后危机时代 2007年 金融政策 金融监管 全球经济 
如何用缺口表优化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
《当代金融家》2016年第12期80-83,共4页张海云 周杰 
商业银行定期编制的流动性缺口表,在用于报送监管的例行功能之外,还可以帮助银行自身更加精准地管理流动性。本文探讨了如何运用和改进缺口表以预测流动性供需,辅助资金业务的投资决策。在这种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对于整体提升...
关键词:流动性管理 流动性缺口 商业银行 优化 风险管理体系 投资决策 资金业务 银行定 
第二代中国版CDS新在哪里
《当代金融家》2016年第9期66-68,共3页张海云 
近几个月来,新一代中国版CDS即将推出的消息频频传出。持续关注信用领域的读者应该记得,2010年底推出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也一度被称为“中国版CDS”,推出CRM的初衷,也是为了应对金融体系内信用风险的积聚。要理解为何推出新一代...
关键词:CDS 中国版 第二代 信用风险缓释 2010年 CRM 金融体系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缘何失效被引量:1
《当代金融家》2014年第11期86-88,共3页张海云 张运华 
2010年底推出的中国版CDS对于标的物条款的改造曾被誉为一项本土化创新,但这项设计细节带来的风险对冲和资本缓释功能失效或许正是导致市场始终萎靡的主因之一,创意终究无法逃避现实的考验。
关键词:信用风险缓释 失效 CRM 工具 2010年 风险对冲 本土化 标的物 
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产品改造与缓释失效被引量:4
《科学决策》2014年第5期47-57,共11页张海云 左思斌 王博 
中国2010年底推出的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基本沿袭国际通行的CDS产品结构,但对于标的债物条款做了一项改造。现有文献在探讨CRM交易清淡的原因时,均未分析这项产品改造对CRM市场发展的阻碍作用。论文结合信用衍生品的使用方式和国内外...
关键词:信用风险缓释 信用违约互换 对冲 监管资本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