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倏燊

作品数:7被引量:4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更多>>
发文主题:轮状病毒非结构蛋白血清型A组轮状病毒NSP4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病毒学报》《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中华预防医学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中国轮状病毒非结构蛋白NSP4基因变异特征的分析被引量:8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3年第1期10-14,共5页王大燕 王健伟 徐倏燊 温乐英 毛宇荣 于修平 洪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0 0 0 0 14 5 );国家"八六三"计划生物和现代农业技术领域资助项目(2 0 0 1AA2 15 0 11;2 0 0 2AA2 0 6641)
目的 研究我国轮状病毒流行株NSP4基因的变异特点。方法 对近年来从我国不同地区获得的 2 7份人轮状病毒流行株的NSP4基因用RT PCR进行扩增 ,克隆后进行全长cDNA序列分析 ,并利用Clustal× 1.8,TreeView3 2及DNAStar软件与参比株Wa、...
关键词:轮状病毒属 蛋白质构象 基因转变 
人轮状病毒NSP4基因变异与功能关系的初步研究被引量:6
《病毒学报》2002年第2期113-117,共5页徐倏燊 王健伟 何雅青 姜慧英 洪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编号 :3 0 0 0 0 14 5 ) ;国家863计划生物和现代农业技术领域资助项目 (编号 :2 0 0 1AA2 15 0 11)
在比较我国人A组轮状病毒一般腹泻患者分离株和重症患者分离株非结构蛋白 (NSP) 4cDNA序列时发现 ,两者在可能与致病性有关的区域 (aa131~ 14 6 )内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为进一步探讨这种变异是否与毒力改变有关 ,利用杆状病毒表达载体...
关键词:非结构蛋白 病毒蛋白 人轮状病毒 NSP4基因变异 功能 
G1型轮状病毒中和抗原VP7基因变异特点被引量:7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1年第3期269-273,共5页徐倏燊 王健伟 温乐英 石长信 张忠浩 夏绍源 何雅青 李宁 岳汉军 洪涛 
国家"8 6 3"生物技术领域基金资助项目 (10 2 0 7 0 2 0 6 )
目的 研究我国G1型轮状病毒主要中和抗原VP7基因的变异特点。方法 对 1988~1998年收集自北京、沈阳、新乡、上海、深圳、广州、重庆等 7个城市的 2 3份G1型轮状病毒毒株VP7cDNA序列进行测定 ,并结合核酸电泳带型和G1型单抗的ELISA检...
关键词:轮状病毒 病毒壳体 基因变异 
我国各血清型轮状病毒非结构蛋白NSP4基因特征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1年第2期132-134,共3页徐倏燊 王健伟 张忠浩 何金生 董京芳 温乐英 洪涛 
国家B6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102-07-02-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0000145)
目的 对我国血清学调查中发现的四型 (G型 )轮状病毒NSP4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 ,了解NSP4的基因类型和变异状况。方法 利用银染测序方法对G1、G2、G3、G9型毒株NSP4cDNA序列进行测定。结果 四个血清型毒株NSP4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的...
关键词:轮状病毒 NSP4 基因型 中国 
中国部分城市A组轮状病毒感染状况调查及VP7血清型分析被引量:19
《中华实验和临床病毒学杂志》2001年第1期77-80,共4页徐倏燊 温乐英 王健伟 石长信 洪涛 张忠浩 夏绍源 何雅青 李宁 岳汉军 
国家8 6 3计划生物技术领域基金资助项目!(10 2 -0 7-0 2 -0 6 )
目的 研究我国A组轮状病毒感染状况及VP7血清型分布。方法 利用PAGE电泳检测北京、沈阳、新乡、上海、深圳、广州六个城市 1997和 (或 ) 1998年秋冬季婴幼儿腹泻A组轮状病毒的感染状况 ,并采用RT PCR方法对 4种主要的VP7血清型 (G1、G...
关键词:轮状病毒 血清型 VP7 RT-PCR 
沈阳市某地孕妇巨细胞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1996年第6期380-380,共1页徐倏燊 吕绳敏 刘兰青 刘庆 张会真 曲陆荣 李秀琴 张淑兰 
国家"八五"科技攻关基金
沈阳市某地孕妇巨细胞病毒感染状况调查徐倏1吕绳敏1刘兰青1刘庆1张会真2曲陆荣2李秀琴2张淑兰21.对象与方法:1993年12月~1995年4月采用ELISA方法(德国胡曼公司试剂)随机检测186名地段孕妇血清抗C...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 妊娠 
人乳头状瘤病毒的母-婴垂直传播被引量:4
《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4年第5期255-257,共3页徐倏燊 
目前研究认为,人乳头状瘤病毒存在母-婴垂直传播,传播途径以经产道传播为主,也可经血循环传播,在婴幼儿可引起喉乳头状瘤,对孕妇生殖器湿疣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主要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乳头状瘤病毒 垂直传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