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险峰

作品数:58被引量:17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首大学图书馆更多>>
发文主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欠发达地区土家族湘鄂渝黔边类目设置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艺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现代情报》《新世纪图书馆》《图书馆》《黑龙江史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近二十年高校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探
《文化产业》2025年第2期142-144,共3页杨蕊 徐险峰 
吉首大学校级科研课题“‘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湖南省高校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研究”(项目编号:Jdy23225)的研究成果。
现对比分析近二十年内国内高校图书馆健康信息服务的相关文献,并从服务需求类型、健康信息素养教育、服务方式、实践路径和“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的健康信息服务研究这5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国内高校图书馆发展应重视多元主体服务...
关键词:健康信息服务 高校图书馆 人工智能 实践路径 需求类型 战略背景 多元主体 健康信息素养 
张家界地方红色文献的征集、整理与开发利用研究
《黑龙江史志》2024年第1期123-125,共3页张岩 徐险峰 徐心怡 杨钧清 
吉首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贺龙红色文献研究”(项目编号:JGY2023055)的研究成果之一。
红色文献是红色文化和红色精神的重要载体,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等对张家界地方红色文献的概念进行界定,总结张家界地方红色文献的特征,分析其价值,梳理了其征集的途径、情况和整理方式,针对张家界地方的红色文献提出了开发...
关键词:红色文献 地方文献 开发利用 
土家族十大碗民族传统饮食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为视角被引量:4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年第5期82-86,共5页林雪丽 徐险峰 彭迎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濒危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征编与数字化保护研究”(19BTQ025);张家界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张家界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征编与数字化保护研究”(zjjskl2022047);吉首大学校级科研项目资助“张家界地方文献述录研究”(ZRYC2206)。
文章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视角,探究了土家族十大碗(以下简称“土家十大碗”)在民族饮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价值、民俗饮食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结合的意义,并分析十大碗的由来、制品、所需材料、主要流程、习俗、发...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土家十大碗 民族饮食 活化传承 
乡村振兴战略下张家界牧羊冲古茶技艺开发与价值实现研究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23年第4期16-20,共5页林雪丽 乐婧婧 徐险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濒危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征编与数字化保护研究”,项目编号:19BTQ025;张家界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张家界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征编与数字化保护研究”,项目编号:zjjskl2022047。
张家界牧羊冲古茶技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张家界人文历史和风俗习惯的原始记录,是促进张家界经济的重要手段。利用文献调查、田野调查、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张家界牧羊冲古茶技艺的历史源流、文化特征、工艺流程进行分析,阐述其在...
关键词:乡村振兴 非物质文化遗产 张家界牧羊冲古茶技艺 开发 价值实现 
“双创”视角下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推广策略探究——以吉首大学图书馆为例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3年第15期139-142,共4页林雪丽 徐险峰 黄滋钧 
吉首大学校级科研项目“张家界地方文献述录研究”(编号:ZRYC2206)资助。
文章基于“双创”视角下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价值,探究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地方文献与“双创”结合的意义。以吉首大学图书馆为例,从“双创”视角出发,分析地方文献资源推广的必要性以及面临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
关键词:“双创”视角 民族地区高校图书馆 地方文献推广 策略探究 
乡村振兴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研究——以张家界市土家花灯戏为例
《甘肃农业》2023年第4期72-75,共4页肖玉琳 徐险峰 乐婧婧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濒危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征编与数字化保护研究”(编号:19BTQ025);张家界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张家界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征编与数字化研究”(编号:zjjskl2022047);吉首大学图书情报类专业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课题“乡村振兴视角下土家族非遗保护利用研究”研究成果之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根植于广袤的乡村,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也与农村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以张家界土家花灯戏为例,总结其保护利用的现状及其在乡村振兴中的促进作用,并立足于实际情况,分析其在现有保护...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乡村振兴 土家花灯戏 
湘西土家族摆手舞的传承与保护研究——基于非遗传承人彭书珍的口述访谈
《边疆经济与文化》2023年第2期91-94,共4页肖玉琳 徐险峰 林雪丽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9BTQ025);吉首大学图书情报类专业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项目“乡村振兴视角下土家族非遗保护利用研究”;张家界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zjjskl2022047)。
湘西土家族摆手舞是土家族舞蹈的典型代表,是体现土家族古老民俗的传统民间舞蹈,主要表现了土家人祭祀祖先、生产生活的场面。由于现代文明的冲击,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空间日益逼仄,土家族摆手舞发展也面临岌岌可危的消亡局面,传承与发...
关键词:土家族 摆手舞 传承 
土家刺绣:指尖上的美术语言--基于非遗传承人张绣云的口述访谈
《中国民族教育》2022年第12期58-60,共3页乐婧婧 林雪丽 徐险峰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濒危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征编与数字化保护研究”(项目编号:19BTQ025);张家界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张家界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征编与数字化保护研究”(项目编号:Zjjsk12022047)的研究成果之一。
永定土家刺绣起源于湖南民间,是勤劳勇敢的土家族人民在丰富多彩的土家文化的熏陶下,怀着热爱生活的积极态度制作出的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永定土家刺绣以布为纸、以针为笔,在各色各类绸缎上绣制出张家界秀丽风光、花鸟丛林、...
关键词:土家文化 美术语言 非遗传承人 美术作品 热爱生活 勤劳勇敢 传统手工艺品 积极态度 
濒危土家族茅古斯的传承与保护研究被引量:1
《边疆经济与文化》2022年第12期50-55,共6页乐婧婧 徐险峰 肖玉琳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濒危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征编与数字化保护研究”(19BTQ025)
土家族茅古斯舞内涵丰富,历史悠远,是舞蹈界以及戏剧界公认的中国戏剧和舞蹈的最远源头和活化石,至今保留着人类文明发展以来的多种生活习俗,其舞蹈动作模拟远古先祖劳作和生活情形,对人类历史的研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化...
关键词:土家族 茅古斯 传承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研究——以张家界市武陵源攀岩采摘技艺为例
《边疆经济与文化》2022年第10期71-74,共4页任一帆 徐险峰 付志伟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BTQ025);2021年度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X20211045)
作为我国人口数量较多的少数民族,土家族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攀岩采摘技艺就是土家族的一项古老技艺,与土家族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土家族一脉承载的传统技艺,源远流长,历经沧桑,至今仍以活态形式存在,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瑰...
关键词:土家族 攀岩采摘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开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