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宏伟

作品数:48被引量:495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央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京津冀实证分析区域经济产业集聚实证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经济问题》《河南社会科学》《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北京市共建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科技创新中心、空间结构与城市群产业协作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25年第3期5-19,共15页戴宏伟 蒋燕 郑立晨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构建新发展格局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ZDA31)。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科技创新中心城市作为科技创新的集聚地和增长极,形成了不同于经济中心城市的城市群空间结构特征。本文构造了中国19大城市群的科技创新中心指数...
关键词:科技创新中心城市 城市群 空间结构 产业协作 
区域双核结构对城市群科技创新的影响——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实证分析被引量:1
《河南社会科学》2024年第9期12-24,共13页戴宏伟 赵云晗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构建新发展格局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20ZDA31)。
城市群的核心优势及功能之一是科技创新,而区域双核结构对城市群的科技创新具有重要影响。基于区域双核结构理论,分别测算了我国19个城市群的中心性和门户性指标并进行聚类分析,发现长三角、京津冀等8个城市群为双核结构,哈长、中原等1...
关键词:区域双核结构 城市群 科技创新 空间杜宾模型 
“双城记”:京津冀区域双核结构的实证分析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96-106,共11页戴宏伟 赵云晗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构建新发展格局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ZDA31)。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快速推进的大背景下,进一步理清京津两个核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对于唱好“双城记”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区域双核结构理论,通过测算国内19个城市群的中心性和门户性指标并进行聚类分析,可以发现京津冀与其中7个城市群为...
关键词:京津冀 区域双核结构 中心性 门户性 辐射带动 
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区域比较分析被引量:4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24年第3期64-75,共12页戴宏伟 刘奕玮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构建新发展格局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20ZDA31);中央财经大学科教融合研究生学术新星孵化计划项目“中心城市科技创新促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研究”(202222)。
基于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六个维度构建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对中国2012—2020年236个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算及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全国及各地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现持续提高的趋势。分区域来看,东部高质量发展水平领先于中部和西部,...
关键词:党的二十大报告 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格局 多元化指标体系 
产业政策优化、地方经济竞争与官员的“理性选择”——基于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的实证分析
《财经研究》2024年第5期108-123,共16页郑立晨 戴宏伟 王佳宁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A31)。
产业政策在我国的产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且各地产业政策总体上呈现出适时变动的特征,地方调整产业政策的效果及政策选择动因值得进一步探讨。文章利用爬虫及文本分析工具整理出2008—2018年间254个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三位码扶...
关键词:产业政策优化 地方经济竞争 官员理性选择 政府工作报告 
当断则断:重点产业政策退出、过度投资缓解与企业绩效高质量发展被引量:9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4年第3期68-88,共21页戴宏伟 郑立晨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A31)的资助。
本文采用“十一五”到“十四五”五年规划中的相关信息,将五年规划中产业政策退出十年及以上的产业视作处理组,始终受到扶持的产业视作控制组,使用双重差分法识别了产业政策退出对企业TFP和企业投资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关产业扶持...
关键词:产业政策退出 全要素生产率 过度投资 交错双重差分 
“中心开花”需时日:空间结构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我国19个城市群为例被引量:4
《科技进步与对策》2024年第3期64-73,共10页杨宏昌 戴宏伟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A31)。
利用中国19个城市群面板数据,基于多维指标测度城市综合规模并估算城市群空间结构,进一步识别空间结构对城市群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上单中心结构显著促进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城市化率、经济发展水平或...
关键词:城市群 空间结构 单中心 多中心 区域经济发展 
国家高新区、科技创新与产业集聚——基于空间双重差分模型的实证分析
《复印报刊资料(区域与城市经济)》2023年第12期26-42,共17页马丽亚 戴宏伟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A31)。
选取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7-2014年(不含2010年)数据为研究样本,以设立国家高新区的城市为处理组,未设立国家高新区的城市为对照组,将双重差分方法和空间计量模型结合起来,评估国家高新区及其科技创新对区域产业集聚的空间影响。实证...
关键词:国家高新区 科技创新 产业集聚 区域发展 空间溢出 
中国城市群空间结构对科技创新的影响被引量:8
《经济地理》2023年第12期36-47,共12页戴宏伟 杨宏昌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A31)。
空间结构不仅影响区域经济发展,也会影响区域科技创新,目前相关文献大多关注前者而后者亟待进一步探讨。基于2005—2020年我国19个城市群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城市群空间结构对区域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解决了模型的内生性之...
关键词:空间结构 单中心 多中心 城市群 科技创新 发明专利 
科技创新差异扩大了南北经济差距吗?——基于地级市专利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3
《城市发展研究》2023年第12期97-105,共9页戴宏伟 赵洋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0ZDA31)。
现有关于南北经济差距的研究大多从产业结构、发展环境等角度进行解释,而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关注不多。基于2004-2019年282个地级市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科技创新差异是导致南北经济差距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南北经济差距 科技创新 双向固定效应模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