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以深

作品数:32被引量:2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贵州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抗战时期抗日战争乌江流域城市发展城市现代化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教育文化论坛》《史志学刊》《贵州社会科学》《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乌江流域城市发展研究的立项价值与实施路径
《贵州农机化》2019年第2期26-31,共6页敖以深 
乌江是长江上游南岸最大的支流,集聚着贵阳、遵义、涪陵等大中城市以及贵州、重庆等省市50多个县市共1000余万人口。乌江流域城市发展,在西南民族地区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立项研究乌江流域城市文明的起源发展及其基本规律,不...
关键词:乌江流域 城市发展 研究价值 
边际中心视角下抗战时期贵州战略地位的演变被引量:2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4期68-71,共4页敖以深 
贵州理工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抗战时期贵州社会变迁研究"(XJGC20151101)
抗日战争促进了贵州战略地位的演变,从传统的边际之地演变为西南抗战大后方的中心腹地。抗战时期的贵州是"民族复兴的一个基础",是绾毂西南五省交通的中枢。国民政府正式迁都重庆后,贵州是陪都重庆的南部屏障,成为西南地区地缘政治博弈...
关键词:抗日战争 贵州 战略地位 
抗战时期贵阳城市精神凝炼及城市形象重塑
《兰台世界》2017年第4期104-106,共3页敖以深 
贵州理工学院2015年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抗战时期贵州社会变迁研究"(编号:XJGC20151101)
抗战时期,贵阳市制设立,贵阳城市精神的提炼引起了人们关注。在建设"清洁、整齐、朴实、安祥"新都市的号召下,贵阳市制定了以功能分区为主旨的城市规划,在一定范围内征集市民对于城市建设的建议,重视市民精神的培养,推动了贵阳城市的早...
关键词:抗战时期 贵阳 城市精神 城市形象 
高原山地城市现代化路径选择: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实践与转型被引量:1
《社科纵横》2017年第2期78-82,共5页敖以深 
贵阳是典型的高原山地城市和西部经济欠发达城市,在城市现代化转型发展中,贵阳在全国率先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战略构想并付诸实践。多年来,贵阳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大数据的新发展,重塑了贵阳城市形象,推动了城市经...
关键词:贵阳 城市现代化 生态文明建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视域下黎平会议的历史贡献及时代价值
《党史博采(下)》2017年第2期12-13,20,共3页敖以深 
贵州理工学院2015年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抗战时期贵州社会变迁研究"(编号:XJGC20151101)
黎平会议是红军长征时期召开的第一次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否定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主张,肯定并且采纳了毛泽东提出的红军西进贵州的建议,是党和红军实现重大战略转变的开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新的起点。黎平会...
关键词:黎平会议 马克思主义 历史地位 
屯到城的演变:元明时期贵阳城的形成与发展被引量:2
《史志学刊》2016年第6期45-49,共5页敖以深 
元初修建的顺元城,初为军事指挥机关,是中央政权在边远民族地区的权力象征。明初重修贵阳城,为贵州卫和贵州宣慰司的共同治所。贵州行省建立后,贵阳城上升为贵州省城,发展为区域性政治军事中心。明隆庆年间,程番府移驻省城,省府同城地...
关键词:阳城 元明时期 演变 军事指挥机关 边远民族地区 权力象征 中央政权 政治军事 
城市风气重构与功能演变:抗战时期贵阳教育发展考察
《教育文化论坛》2016年第5期113-117,共5页敖以深 
贵州理工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抗战时期贵州社会变迁研究"(编号:XJGC20151101)
城市教育是城市建设的基础,是市政工作的中心。从城市现代化视角考察,抗战时期是贵阳城市教育由传统向现代加速转型的重要时段,教育管理中现代性元素的增长、各级各类新式学校的涌现以及教师专业化发展趋势的强化等,推动着贵阳城市社会...
关键词:抗战时期 贵阳 教育发展 城市变迁 
检视与前瞻:黔东革命根据地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42-45,共4页邓国琴 敖以深 
贵州理工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启动项目"抗战时期贵州社会变迁研究"(XJGC20151101)
黔东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时期云贵高原的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80年来的学术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其重要性相比较,仍然存在许多不足,需要切实加大研究力度,努力提升研究水平,形成一支相对稳定的研究队...
关键词:黔东革命根据地 学术研究 检视前瞻 
跃进与畸变:抗战时期贵州工业的非常态发展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154-157,168,共5页敖以深 
2013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建国以来贵州工业发展进程研究"(13GH029)
抗战时期,贵州战略地位极大提升,交通环境明显改善,贵州工业发展赢得了难得的战时机遇。重工业从无到有,新式化学工业纷纷出现,传统手工业使用机器生产并且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共同构建了贵州工业发展的繁荣景象。战时贵州工业的发展呈...
关键词:抗战时期 贵州工业 非常态发展 
“建国”以来贵州工业化发展道路及模式的反思被引量:1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48-51,共4页敖以深 
2013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建国以来贵州工业发展进程研究"(13GH029)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省的工业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反思贵州工业化发展道路及模式的选择的基本经验是:工业发展必须与国家发展战略相契合,工业发展应符合贵州省地方实际,工业发展应轻重工业协调发展。"不...
关键词:贵州 工业化 基本经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