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兰欣

作品数:19被引量:3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中国式现代化国际话语权维度话语权战略机遇期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科学社会主义》《长白学刊》《学术探索》《甘肃政协》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国际话语权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研究
《甘肃政协》2024年第6期28-32,共5页于梦杰 方兰欣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话语权建设研究”(20YJC710016)。
当前国际舆论格局西强东弱,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传播面临严峻挑战。对外,西方国家占据话语中心地位,掌握着现代化的解释权和定义权;对内,中国式现代化话语体系尚未完善。面对这一复杂局面,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一方面“借外力”...
关键词:国际话语权 中国式现代化 意义 困境 策略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内生机制被引量:2
《科学社会主义》2024年第1期110-119,共10页方兰欣 戚长春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中国式现代化的动力机制及运行优化研究”(项目编号:23BKS058)的阶段性成果。
内生机制是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是其所是”“成其所是”,创造“两大奇迹”的核心问题。从政治牵引机制看,强大政党的科学领导为中国式现代化引领方向、凝聚力量、把控节奏,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从人口支撑机制看,持续性的国民“人才化...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政治牵引 人才支撑 市场激励 文化导向 制度保障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演进历程、显著特征与价值意蕴被引量:1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3年第3期106-110,共5页方兰欣 饶雯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话语权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YJC710016);河南省教育厅专项“百年大党治国理政的哲学智慧”(项目编号:2021-ZXJH-018)。
中国共产党坚持“走自己的路”,成功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历经曲折探索、初步探索、推进与开拓和深化与拓展4个阶段,呈现自主性、全面性、协调性的显著特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成功开创,揭露了“现代化等于西方化...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演进历程 显著特征 价值意蕴 
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意蕴与着力点被引量: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2023年第2期30-38,共9页方兰欣 郑永扣 
2022年度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委托重点项目“‘两个结合’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项目批准号:2022DWT026);2022年度郑州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文化自信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研究”(项目批准号:2022ZZUJG127)的阶段性成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是一个由不知到知、由知少到知多、由知到行、以行促知、知行统一的复杂系统和循序渐进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经过长期酝酿、凝练阐释、弘扬传播、由知到行进入新阶段。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由知到行 广泛践行 着力点 
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六个维度被引量:5
《人民论坛》2022年第23期57-59,共3页方兰欣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YJC710016)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郑州大学党的建设研究中心2021年招标项目资助。
中国式现代化符合现代化的共同本质,又有属于中国的样式和特色。作为一种“现代化”道路和模式,具有现代化的共同“本质规定”;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体现着社会主义的“属性规定”;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中国国情与实际,具有...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共同特征 中国特色 重大意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国内涵
《创造》2021年第11期13-20,共8页方兰欣 于梦杰 
教育部人文社科学青年项目“新时代高校思政课话语权建设研究”(20YJC710016);河南省教育厅庆祝建党百年专项“百年大党治国理政的哲学智慧”(2021-ZXJH-01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是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时代,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是从大国向强国迈进的时代。如期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深入理解和...
关键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全面建成 理论和实践意义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论马克思主义的大众维度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14-21,共8页方兰欣 
大众维度是理解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精神实质的重要视角,它十分契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宗旨,因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使命就是解放无产阶级和大众人民,从而解放全人类。这一解放运动牢牢将人民大众作为主体力量,充分肯定他们是历史创造者的地位...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 大众维度 大众立场 实践主体 评价标准 问题关切 
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的制约因素、战略机遇与核心路径被引量:9
《学术探索》2016年第9期18-24,共7页方兰欣 
话语的背后是某种利益,暴力特别是战争隐退于幕后,以话语权为核心的文化软实力竞争首当其冲地成为现代国际竞争的焦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下,我国国际话语权建设面临巨大压力。和平发展的时代潮流没有变,国际...
关键词:国际话语权 制约因素 战略机遇期 提升路径 
力量转移、结构转型、文明更新:中国总问题的哲学分析被引量:4
《求实》2016年第4期46-53,共8页方兰欣 
社会历史是其主导性力量不断转移与结构要素转型变迁的发展史。力量转移的内在逻辑要求治国理政既要强化政治行政力量,也要善于运用经济、物质驱动力,特别要注重开挖思想的力量,通过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提高治国理政的水平。结构转型是...
关键词:中国问题 力量转移 结构转型 文明更新 哲学分析 
中西文化比较视域中的儒家孝道观被引量:2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42-47,共6页方兰欣 
孝道文化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秩序保障,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价值期待与意义遐想,是人类超越本能生活而对自我进行立法的反映,这种文化是具有理性反思能力的人类所共有的。儒家孝道观是中国传统孝道观的主流,也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儒家孝...
关键词:孝道 儒家 基督教 孝道政治 责权对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