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莉

作品数:27被引量:221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利维瑞恰慈文化素质教育英文通识教育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英美文学研究论丛》《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评论》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现代性之镜:英美文学研究的中国进程
《外国文学研究》2024年第4期19-24,共6页曹莉 
中国的外国文学研究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中国现代学术思想的兴起密切相关;外国语言文学的译介、研究和教学同时关系到中国高等教育在近现代的兴起和发展。本文以上述两个相关为出发点,梳理考察英美文学研究在中国的历史进程,分析探讨...
关键词:现代性 英美文学 中国 
I.A.瑞恰慈在中国的接受与意义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23年第1期194-206,共13页曹莉 
瑞恰慈是第一位与中国有直接接触的英国批评家。中国学界对现代批评理论的兴趣可以追溯至瑞恰慈1929—1930年间在清华大学的讲学岁月,其时,瑞恰慈所倡导的带有科学特质的文学批评理论与新文化运动以来普遍流行的科学话语相契合,因而在...
关键词:瑞恰慈 批评理论 中国 
《镜与灯》:从古典主义模仿说到浪漫主义表现说的转化被引量:1
《外国文学研究》2022年第6期152-161,共10页曹莉 
国家社科基金华兹华斯全集翻译与研究(21&ZD283)。
在欧美现当代文学理论著作中,美国文学理论家和批评家、浪漫主义批评的开拓者M.H.艾布拉姆斯的成名作《镜与灯》对于现代浪漫主义批评具有奠基作用和持久性影响。艾布拉姆斯借助“镜”与“灯”这对意向性观念,从文学批评的历史纵深出发...
关键词:《镜与灯》 艾布拉姆斯 浪漫主义诗学 表现说 
F.R.利维斯在中国的接受与意义被引量:1
《中国比较文学》2022年第1期141-153,共13页曹莉 
本文梳理了20世纪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教育家F.R.利维斯在当代中国的接受过程及其背后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对利维斯批评在中国学界的阶段性消长进行了历史性辨析,指出中国现代性的发展脉络决定了利维斯及其批评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对于中...
关键词:利维斯 剑桥批评 中国现代性 
《论语》“忠恕之道”的西方解读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117-122,共6页曹莉 
“忠恕”是《论语》的核心概念,也是在解读上存有分歧最多的概念之一。《论语》在向西方传播的过程中,总体上经历了宗教化、疑古论、哲学式的三种主要解读进路,其代表人物分别为理雅各、阿瑟·韦利、安乐哲和罗思文。而歧义丛生的“忠...
关键词:《论语》 忠恕 宗教 疑古 哲学 
威廉·燕卜荪:从朦胧到复杂被引量:4
《国外文学》2020年第2期22-31,156,共11页曹莉 
燕卜荪是20世纪一位具有原创意识和自我更新能力的文学批评家。从《朦胧的七种类型》到《复杂词的结构》,燕卜荪对英国文学文本中大量词语及其意义的生成和演变进行了从内涵到外延、从语义到语境的挖掘和研究。本文着重考察和梳理燕卜荪...
关键词:燕卜荪 含混 复杂词 浓缩教义 
“实用批评”:缘起与目的被引量:1
《外国语言与文化》2019年第4期15-23,共9页曹莉 
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文科专项项目(2016THZWWH05);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6BWW001).
瑞恰慈是20世纪文学批评的拓荒者和奠基人。他所创立的"实用批评"理论和方法使得英语文学教学和研究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剑桥大学迅速成为一个新兴的、制度化的学科。通过历史溯源和定性分析的方法重点梳理和辨析"实用批评"的缘起和意...
关键词:瑞恰慈 实用批评 文学教学 
置身名流:燕卜荪对中国现代派诗歌和诗论的影响被引量:6
《外国文学》2018年第6期163-172,共10页曹莉 
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文科专项项目(2016THZWWH05)
威廉·燕卜荪是20世纪后结构主义兴起之前最有影响的批评家之一,1937—1939年在西南联大讲授英美现代派诗歌和批评理论等,由此在中国一批年轻的"学术名流"之中播下了现代诗歌和现代诗论的种子,这笔弥足珍贵的学术遗产已然成为中国20世...
关键词:燕卜荪 西南联大 现代派诗歌和诗论 
“两种文化?C.P.斯诺的意义”:回顾与思辨被引量:11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6期49-58,共10页曹莉 
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文化传承创新"专项经费资助的研究成果
C.P.斯诺题为"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和利维斯题为"两种文化?C.P.斯诺的意义"的两场演讲引起西方知识界对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两种文化之争"的关注。"两种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与文化密切相关的历史观、教育观和社会发展观之争,是传统与现代...
关键词:C.P.斯诺 F.R.利维斯 人文 科学 两种文化 
反思现代性:吴宓新人文主义文化观的价值与局限被引量:3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6期34-41,共8页曹莉 
中西古今之争是晚清启蒙运动以来中国思想界和文化界的核心命题。吴宓作为学衡派的主要代表,往往被看作新文化运动的反对者和对立面,但吴宓却自我表白是"渴望真正新文化之得以发生的"。那么,吴宓所代表的文化保守主义与新文化运动的张...
关键词:吴宓 白壁德 新人文主义 学衡派 新文化运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