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文化

作品数:1179被引量:2017H指数:20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相关作者:王文勇傅才武方明李侠柳洲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当前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科学人文赋能机制被引量:1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4年第4期21-29,共9页杨渝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招标项目“自然辩证法中国化及当代创新研究”(20&ZD043)。
提升发展品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中国社会全面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高质量发展既直接表现为发展的效益,也外显为发展的综合性人文取向。然而,其真正内生的策源地则在于文化与科技创新的共生共赢,通过渗透到生产力中凝结成高质...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 共生 两种文化 科学人文 赋能 
重构“新文科”:数字技术语境下两种文化的对话
《新华文摘》2023年第23期111-114,共4页傅才武 明琰 
从文化本质上看,“新文科”并非一个新的概念,历史上每次科学进步带来的技术变革都会引发人们对人文发展的危思与期待。自进入晚清社会,第一次科技浪潮推动了西方科学技术与自由、平等、民主等价值观念涌入近代中国社会,迫使国人开始重...
关键词:西方科学技术 中国传统文化 近代中国社会 晚清社会 科技浪潮 新技术革命 信息论 控制论 
落日余晖——科玄论战中的康有为
《自然辩证法研究》2023年第11期105-113,共9页万兆元 
香港研究资助局(RFC)项目“Religious Cosmopolitanism in China,1895-1927”(1761682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020NTSS21)。
学界一般认为,康有为并未参与一个世纪前那场影响深远的科玄论战。实际上,康有为在1923年北上演讲中谈及相关论题,可以说间接而实质性地参与了那场论战。他通过“显微”思想强调科学之于人生观的意义,借助“电通”思想重诂儒学核心概念...
关键词:科玄论战 康有为 北上演讲 科学与人生观 两种文化 
重构“新文科”:数字技术语境下两种文化的对话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3年第5期199-199,共1页傅才武 明琰 
工业革命以来,教育领域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分裂对立问题引发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而这两种文化的对立性早已根植于人类在探索自然和规训自身过程中物性与灵性的分野。百年来,中外学界一直努力探寻弥合两种文化的方式及第三种...
关键词:人文文化 第三种文化 对立性 工业革命 技术语境 存在的形式 探索自然 
马克思与爱因斯坦的会通——从康德和黑格尔系统思想的牛顿力学渊源看“两种文化”的会通
《关东学刊》2023年第5期5-21,共17页李节 
本文在简述牛顿系统思想后,探讨了康德、黑格尔两位德国古典哲学家的系统思想主要内涵及他们与近代物理学的关系,分别从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角度梳理了德国古典哲学与马克思主义、德国古典哲学与爱因斯坦相对论两个方向论题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近代物理学 德国古典哲学 马克思主义 相对论 唯物主义 
重构“新文科”:数字技术语境下两种文化的对话被引量:11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38-52,共15页傅才武 明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21ZD04)。
工业革命以来,教育领域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分裂对立问题引发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而这两种文化的对立性早已根植于人类在探索自然和规训自身过程中物性与灵性的分野。百年来,中外学界一直努力探寻弥合两种文化的方式及第三种...
关键词:科学文化 人文文化 数字技术 新文科 文化产业 
游走于两种文化间的个体——论《接骨师之女》中母女关系背后的文化身份
《新传奇》2023年第11期18-20,共3页陈然然 
美国华裔作家谭恩美在其生活经历的基础上创作的小说《接骨师之女》,以细腻的笔触描写了处于两种异质文化之间的母女关系,并借两代母女间微妙关系的描写引发读者对美国少数族裔文化身份的探求与关注:一方面,华裔因显著的外貌特征导致他...
关键词:母女关系 文化身份 中国文化 美国文化 
阿多诺与威廉斯两种文化工业理论之哲学初探
《哲学进展》2022年第6期1970-1975,共6页陈彦洁 
文化工业是由法兰克福学派所提出的用于解释和批判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出现的文化商业化以及工业化现象。这里的文化工业是被作为商品和意识形态统治的工具出现的,“在工业社会中产生,以都市大众为消费对象,通过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无深度...
关键词:文化工业 西奥多·阿多诺 雷蒙德·威廉斯 
从历史的角度论科学人文共同体的生成、分裂与重构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2期36-42,共7页周彦渝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科学哲学视阈下威廉·戈尔丁作品中的西方科学文化研究(21YJC752027);武汉大学自主科研项目:威廉·戈尔丁小说的科学观研究(2020SK026)。
科学和人文都是文化宏观体系下的重要构成部份,科学人文共同体一词描述了科学和人文有机融合、彼此贯通的一种关系。从历史的角度来看,科学人文共同体历经了由合到分再到重新融合三个阶段:从古希腊文明到18世纪末,是科学人文共同体的萌...
关键词:科学人文共同体 古希腊 科学人文主义 两种文化 
C.P.斯诺教育成长小说中的科学人文主义被引量:2
《山东外语教学》2022年第1期85-93,共9页姜慧玲 
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经费青年项目“C.P.斯诺小说中的科学人文主义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020JYT28);大连外国语大学科研基金项目“C.P.斯诺小说中的后现代科技伦理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019XJYB25)的阶段性成果。
喧闹一时的“两种文化”之争使斯诺的科学人文主义思想一度被忽略。科学人文主义是20世纪20-30年代发轫并逐渐流行于英美学术界的思潮,主要倡导者有乔治·萨顿和朱利安·赫胥黎等,其主要观点是肯定科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着眼于人性和人...
关键词:C.P.斯诺 教育成长小说 科学人文主义 “两种文化” 科技伦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