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曦淼

作品数:7被引量: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克木人社会变迁彝族族群边界族群更多>>
发文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民族论坛》《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西南边疆民族研究》《思想战线》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一般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秩序、恢复及其存在:作为社会控制手段的克木人的灵魂观与巫术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24-29,共6页和少英 李曦淼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世界文化多样性与和谐社会构建"(IZAZD006)阶段性成果
"鬼"与"魂"是克木人对超自然存在物中两个最为基本的分类,"鬼"因"魂"而生,却又对"魂"构成了一定的威胁。文章通过对克木人关于"鬼"与"魂"的生成、转化机制及其与之相关的修复仪式等方面的描述与分析,认为克木社会中的"鬼"似乎已成为一...
关键词:克木人 “鬼” “魂” 巫术 社会控制 
图腾姓氏下的克木人跨境交往变迁
《三峡论坛》2016年第1期33-38,共6页王晓艳 李曦淼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课题"滇南跨境民族地区文化多样性与社会和谐研究"(JD2014ZD28);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资助课题"跨境民族与边疆安全历史经验研究"(2015)阶段性成果
图腾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社会规范,反映着族群的社会意识。图腾姓氏作为图腾制度的一种表现,是中老边境克木人跨境交往的认同基础。在边界与国民身份意识较为模糊的传统社会,克木人基于图腾姓氏的交往多以通婚、节庆和人生礼仪等为主。...
关键词:图腾姓氏 克木人 跨境交往 
社会变迁背景下的族群边界演变——以N寨“克木—傣”族群为例被引量:4
《思想战线》2015年第4期39-42,共4页和少英 李曦淼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世界文化多样性与和谐社会构建"阶段性成果(12AZD006);云南大学民族学学科高地建设规划项目"老挝克木人宗教实践的民族志研究"阶段性成果(X311203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傣族在社会中的强势地位使其成为塑造"克木—傣"族群边界的主导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主导并推行的大规模社会变迁,使族群差异不再明显,固有的族群特征趋于模糊。"改革开放"以来,意识形态领域的活跃及...
关键词:克木人 傣族 族群边界 变迁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主导模式探讨——以怒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例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2年第2期145-152,共8页张跃 李曦淼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政府是保护的当然主体。自2003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至今已近10年时间,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保护思路下,我国逐渐建立起了一套从地方到国家的保护体系。从怒族非物质文化的保护实践看,政府应抓...
关键词:非遗保护 政府主导模式 怒族 
人口流动背景中的少数民族村寨嬗变——以松子园彝族村为例
《民族论坛》2012年第07X期89-92,102,共5页王晓艳 李曦淼 
在中国人口流动的大背景中,少数民族村寨经历着人口流动所带来的变化。对一些村寨来说,流动人口不仅仅是外出务工的外流人员,也包含着其他类型的内流人员,其流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且同样影响着村寨社会文化的变迁。本文以一个彝族村寨...
关键词:少数民族 人口流动 村寨嬗变 松子园村 彝族 
原型性再生产:社会变迁下的彝族传统文化传承——以昙华十八月历为例被引量:3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年第7期16-20,28,共6页谭瑾 王晓艳 李曦淼 
文化具有非常灵活的传承性和适应性,文化与实践在历史中的结合促使文化内涵与功能重新生产。人们依据对文化秩序的既有理解来组织自己的行动计划,并赋予其行动目标以意义。通过原型性再生产,昙华彝族十八月历从记忆符号变为现实象征,并...
关键词:彝族 传统文化 社会变迁 十八月历 原型性再生产 
尊崇与权威:汉族女性葬礼中的娘家人——石林彝族自治县大可村葬礼调查
《民族论坛》2012年第04X期104-107,共4页李曦淼 
葬礼是人生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礼仪之一。通过葬礼,亡者由一种生命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生命状态,从而确定亡者在亡者世界中的位置以及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在传统汉族父系制家庭中,婚姻的缔结使女性处于中立和身份不确定的境地,女性直...
关键词:女性 葬礼 娘家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