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锦全

作品数:102被引量:12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哲学系更多>>
发文主题:儒学儒家思想岭南文化历史地位爱国主义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社会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黄山学院学报》《天津社会科学》《现代哲学》《中国哲学史》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中国哲学、中华传统文化的承传创新与现代发展——李锦全先生访谈录
《走进孔子(中英文)》2024年第2期54-63,共10页李锦全 常樯 王文英 
口述成史,别辟蹊径。2023年,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处)推出“尼山文库·儒学学者口述史”项目,积极探求儒学学者个人的思想学术如何与社会变迁相交融、与时代发展相并行,以建立独具特色的儒学研究口述史文献库。2023年9月...
关键词:中国孔子基金会 李锦全 口述史 文献库 儒学研究 思想学术 尼山 中华传统文化 
文史情怀·守正创新·道法自然--李锦全教授学术访谈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1-11,F0002,共12页李锦全 杨海文 
94岁高龄的李锦全教授早年从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与研究,1960年转入中国哲学史的研究与教学,文史哲兼通,充盈浓郁的文史情怀。他对中国哲学史的方方面面做过精深的研讨,成果硕富;在此基础上提出"矛盾融合、传承创新"的哲学史观,具有重要...
关键词:中国哲学 哲学史观 哲学观 守正创新 道法自然 
参加孔子基金会学术活动的联想
《粤海风》2016年第1期30-32,共3页李锦全 
2015年是中国孔子基金会成立30周年。我早在3月间已接到约稿信,嘱写一篇回忆性的纪念文章,或对今后开展研究活动提点建议。我现在年纪大了,记忆力不好,参加过几次基金会组织的学术活动,与同行师友的切磋交流,受到不少教益,我这里就儒学...
关键词:学术活动 约稿信 纪念文章 回忆性 提点 儒家思想 内圣 功过得失 哲学研究所 外王 
忠而见谤 从政为民——韩愈、柳宗元、苏轼思想的比较被引量:2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0期1-4,共4页李锦全 
韩愈、柳宗元、苏轼是我国历史上的文化名人,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们都曾出仕朝廷,具有忠君爱民的思想和行动,取得相当成效。因忠而见谤,其仕途在不同程度上都受到挫折,贬谪到边远地区,但最后的结局并不完全相同。这与客观遭遇不同...
关键词:韩愈 柳宗元 苏轼 忠而见谤 从政为民 
传统儒学对公平正义治国理念的双重效应
《孔子研究》2010年第6期4-9,共6页李锦全 
先秦孔孟儒家具有公平正义的治国理念,并向往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由于重人治带来的双重效应,历朝君主能修身自律、仁民爱物者少,而虚饰仁义、欺世盗名者多。黄宗羲倡言限制君权,主张"有治法而后有治人",这是对纯任人治的修正,也是君主...
关键词:传统儒学 公平正义 治国理念 人治 法治 
三十而立 继往开来——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建所三十周年庆典祝辞
《宗教学研究》2010年第S1期36-36,共1页李锦全 
关键词:研究所 宗教文化 道教文化 宗教学 思想史 中国道教 周年 四川 道教史 大学 
也谈敬畏与否之争
《科学与无神论》2006年第5期22-23,共2页李锦全 
关键词:敬畏 伪科学 大自然 无神论 指责 
试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承传创新
《现代哲学》2006年第4期128-132,共5页李锦全 
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李锦全先生是我国中国哲学史研究领域中的知名学者。为庆贺其十八寿辰,去年本刊第4期曾刊发《思想史的“两重性”探求及意义衍生——李锦全先生对中国思想史本质的诠释》。今年6月中山大学哲学系主办了...
关键词:中国传统思想文化 矛盾 融合 承传 创新 
孔子的发展理念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从民本思想向民主理念的现代转化被引量:4
《孔子研究》2006年第4期4-9,共6页李锦全 
社会是由人的的群体构成,所以社会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也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中国古代是家国同构的宗法社会,“仁”和“礼”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为仁”,关心人、重视人是孔子和先秦儒家的思想特点。同样“重民”、“...
关键词:孔子 先秦儒家 传统民本思想 现代民主政治 
游酢对佛学的研究会成为程门的罪人吗
《中州学刊》2006年第3期149-151,共3页李锦全 
游酢是洛学的首要传人,在程门四大弟子中,游酢、杨时、谢良佐、吕大临,游酢列居首位。然而后世言及道南一脉,却突出杨时的地位。这固然由于游酢去世较早,未能载道南归发挥作用;但使他身后受到伤害的是因他晚年好佛,胡宏甚至说他是程门...
关键词:游酢 佛学 程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