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生

作品数:9被引量:3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主题:防震减灾地震台站宣传工作机制信息社会九江-瑞昌地震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城市与减灾》《灾害学》《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防灾科技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实现地震预报向地震风险预测转变的方法及途径初探
《国际地震动态》2018年第1期36-39,共4页杨秀生 王远 
基于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顶层设计框架,借鉴了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地震预报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探讨了地震预报向地震风险预测转变的可行性,提出了地震风险预测方法及实施途径。
关键词:地震预报 风险预测 
安徽省“小震大灾”的成因与对策探讨被引量:2
《城市与减灾》2015年第6期23-26,共4页汪丹丹 王远 杨秀生 
安徽省,从地质构造上来说,位于华北断块区、下扬子断块区和秦岭-大别山断褶带三个不同性质的地质构造单元的接壤地带,郯庐断裂带斜贯全境,区内地震地质构造复杂,属于中强地震活动区。
关键词:安徽省 地质构造单元 成因 小震 秦岭-大别山 郯庐断裂带 地震活动区 构造复杂 
面向社会的地震监测预报信息服务调查与对策研究被引量:2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3年第1期88-92,共5页杨秀生 凌学书 李大梅 郑先进 崔卫兵 汪海涛 
中国地震局政策研究项目(2012018)
本文基于中国"陌生人"社会的社会背景下,采用问卷方式对社会各个层次对地震监测预报信息的需求、认知现状等进行了抽样调查,提出了地震监测预报服务社会信息产品的种类及可行性。
关键词:监测预报 信息产品 调查研究 
网络社会心理对防震减灾信息工程建设影响及对策研究被引量:1
《国际地震动态》2008年第9期6-11,共6页杨秀生 李大梅 汪贵章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网络社会的形成和发展,网络社会新的特点和运作方式使社会心理因素呈现多元化和复杂化,本文探讨了网络社会心理对防震减灾信息工程建设影响,提出了网络社会防震减灾信息工程建设工作机制及创新思路。
关键词:网络 社会心理 防震减灾 传播 
安徽省地下水观测及群测群防管理信息系统被引量:1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32-35,141,共5页金紫薇 胡诚 杨秀生 刘涌梅 张来平 
安徽省地震局防震减灾数据库专项资助
建立安徽省地下水观测及群测群防网管理信息系统,有利于实现市县地震监测预报工作信息化、规范化管理。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安徽省地下水观测及群测群防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内容、研制思路和研究成果。该系统的完成对推进安徽省地下水观测...
关键词:管理信息 地下水 群测群防 
九江—瑞昌5.7级地震调查及其思索和启示被引量:9
《国际地震动态》2006年第3期5-11,共7页姚大全 凌学书 蒋春曦 沈小七 戈宁 王行舟 周齐 杨秀生 
扼要介绍了该次地震基本特征,分析了房屋破坏和地震地表变形的可能原因,指出在中国东部尤其是以往被视为少震弱震的地区完善地震监测设施、加强地震预测预报研究、普及避震抗震知识、注重建构筑物尤其是民居群选址工作和落实必要的抗震...
关键词:九江-瑞昌地震 少震弱震区 思索 启示 
新时期防震减灾宣传工作机制及政策研究被引量:14
《灾害学》2006年第1期98-102,共5页杨秀生 刘涌梅 
信息社会里人们意识形态具有网络虚拟和现实世界的两面性,这给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和际遇。本文分析了信息社会基本特点、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积极和制约因素,在借鉴现代企业管理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防震减灾宣传工作...
关键词:信息社会 防震减灾 地震态度 管理机制 
地震台站前兆数据库与分析
《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4期4-10,共7页杨秀生 曾宪军 于林民 李雪华 薛志明 
本文结合实际情况,详细论述了地震前兆数据的建立和修改,阐明了建立数据库的必要性以及建库所需要详细算法。
关键词:地震前兆 链表法 数据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