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强

作品数:8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根管细根寿命研究杉木人工林杉木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甘肃农业》《科技信息》《科技资讯》《兰州理工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一种基于遥感图像仿真的大气查找表优化方法被引量:1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102-105,共4页林如强 刘士宽 余涛 胡新礼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303)
通过MODTRAN4建立地表反射率-入瞳处辐射亮度在可见光至近红外波段的大气查找表,研究时间因子对入瞳处辐射亮度值的影响,发现入瞳处辐射亮度值与日地距离订正系数随时间成反比,得到用任意一积日的入瞳处辐射亮度数据即可求得其他积日数...
关键词:大气查找表 日地距离订正系数 均方根误差 入瞳处辐射亮度 
森林土壤水库蓄存能力的影响因素研究
《科技信息》2010年第3期129-129,61,共2页林如强 
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上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土壤水库的影响因素,得出森林生态系统具有较高的覆盖度,深厚的凋落物层及发达的根系系统,使得森林土壤水库容远大于其他类型的土壤库容,具有较强调蓄功能。
关键词:森林土壤水库 库容 蓄存能力 
杉木人工林细根寿命研究被引量:6
《亚热带资源与环境学报》2009年第2期47-52,共6页袁一丁 杨玉盛 陈光水 杨智杰 林如强 凌华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D0510018;2008J0124)
林木细根(≤2mm)是树木水分和养分吸收的主要器官,是陆地生态系统净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理解细根生长过程及其寿命是建立全球碳及养分循环模型的关键.本试验采用微根管技术对11年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人工林细...
关键词:杉木 细根 寿命 微根管 生存分析 
武夷山山地土壤垂直分异特征及其利用研究被引量:3
《甘肃农业》2006年第9X期249-249,共1页陈巧敏 吕萍萍 林如强 
本文通过对武夷山土壤的成土条件及土壤垂直方向上的特征差异进行分析与比较,系统论述了其土壤的垂直分布特征及土壤属性的垂直变化规律,并根据不同土壤类型的特性提出山地土壤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利用及改良措施。
关键词:武夷山 土壤 垂直分异特征 利用 
基于Shift-share方法的晋江市石狮市产业结构比较研究
《科技经济市场》2006年第8期249-250,共2页白丽月 凌华 林如强 
区域经济发展健康与否,产业结构是否合理占有很重要因素。本文应用Shift-share方法,分析同处在泉州市的加工型城市——晋江市和石狮市。比较两市1996~2004年的三次产业的发展状况,既具有相同点,又有差异:二者产业结构都比较合理,第二...
关键词:SHIFT-SHARE方法 产业结构 晋江市 石狮市 
山地种茶与水土保持——以武夷山为例
《甘肃农业》2006年第7期174-174,共1页黄小婧 陈巧敏 林如强 
本文以武夷山为例,通过分析武夷山水土流失的原因以及水土流失给茶园带来的危害,针对性地提出了防止茶园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为茶农管理茶园,提高茶叶产量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武夷山 茶园 水土流失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地理“课堂讨论法”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3期133-134,共2页吕萍萍 陈巧敏 林如强 
构建开放式地理课程是《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中学地理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与野外调查法和多媒体教学法相比,在形式、内容、时间等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课堂讨论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紧密,能...
关键词:课堂讨论 新课程改革 中学地理 
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中心城市建设探讨
《科技资讯》2006年第10期225-225,共1页林如强 凌华 白丽月 
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发展中心城市对于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福建省的福州、厦门、泉州这三个经济较发达的城市进行经济基础的分析,提出了要以科学的发展观,协...
关键词:中心城市 海峡西岸 经济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