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榕

作品数:27被引量:19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回族旅游民族文化遗产伊斯兰教国家认同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普洱学院学报》《青海民族研究》《人文地理》《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旅游移民社区文化建设与城市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丽江大研古城调查反思被引量:2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6年第1期56-63,共8页桂榕 寸炫 
当旅游移民在遗产旅游地达到相当规模,甚至替换了遗产地的原住民时,往往会引发遗产地的文化危机与移民管理等诸多问题。本文尝试以丽江大研古城为个案,从遗产地基层社区角度进行旅游移民社区文化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关系问题的探讨。笔...
关键词:旅游移民社区 文化建设 城市型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智能导览在博物馆非正式学习中的作用分析与展望被引量:2
《普洱学院学报》2015年第6期67-72,共6页李炜 桂榕 
新媒体技术推动着学校教育向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和混合学习(Hybrid learning)模式转变,博物馆教育也面临转型。通过对智能导览在博物馆非正式学习中发挥的资源供给支架、逻辑显性支架、体验供给支架和社交媒介支架的作用分析得...
关键词:智能导览 博物馆 教育 非正式学习 
地方性区分与民族性整合的互动: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管理的田野考察与思考被引量:1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5年第2期85-91,共7页桂榕 李炜 
云南大学民族学学科“高地建设项目”阶段性成果
笔者通过对云南壮族非遗的田野调查与思考,发现非遗的地方性区分与民族性整合的互动关系,已成为当下少数民族非遗保护与管理的一大突出表现,主要体现在非遗项目的保护名录设置与社区保护传承方式两方面。
关键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 地方性 民族性 
作为旅游景观的民族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利用效果评价——以云南民族村为例被引量:9
《云南社会科学》2015年第2期108-113,共6页桂榕 
云南省哲学社科规划"两院"重点项目"文化旅游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模式研究"(项目号:MZ12ZD05)的阶段性成果
民族文化遗产作为旅游景观被集中生产并展示于主题公园,它集中体现了当下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利用与保护之间的复杂关系。云南民族村的个案表明,其村寨文化景观、民族歌舞艺术景观、民族节日景观、民族手工艺景观四方面都体现出对民族文化...
关键词:民族文化遗产 旅游景观 保护利用 效果 
重建“旅游—生活空间”:文化旅游背景下民族文化遗产可持续保护利用研究被引量:12
《思想战线》2015年第1期106-111,共6页桂榕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两院"重点项目"文化旅游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模式研究"阶段性成果(MZ12ZD05)
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利用与保护的主要模式包括:旅游空间原地生产、旅游空间本地生产、旅游空间异地生产3类,而每一类空间生产模式亦可涵盖诸多类型。这3类模式及其5种类型的比较研究初步表明:本地旅游空间生产模式类型的文化遗产保护利用...
关键词:文化旅游 少数民族文化遗产 旅游—生活空间 可持续保护利用 
民族文化遗产的旅游符号化现象探析——以云南丽江为例被引量:4
《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4年第1期151-160,共10页桂榕 
云南省哲学社科规划“两院”重点项目“文化旅游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模式研究”(项目编号:MZ12ZD05)阶段性成果
在文化旅游产业作为国家支柱性产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文化遗产的旅游利用与传承发展似乎表现出越来越强的旅游符号化特点。笔者以著名文化旅游地云南丽江为例,运用民族学方法,通过对旅游利用中文化遗产符号化生产的类型与表现、生产性...
关键词:民族文化遗产 文化旅游 符号化生产 旅游化保护 生活空间 
回族节日文化重构的几种类型——基于云南巍山回族圣纪节文化变迁的民族志研究被引量:7
《回族研究》2013年第3期80-86,共7页朱潇潇 桂榕 
论文基于对云南巍山回族圣纪节文化变迁的民族志个案研究,从文化人类学角度将回族节日文化重构分为借用型、重组型、延展型、转换型、替代型和融会型6种类型。通过圣纪节文化变迁的宏观概述和文化重构类型的微观分析,认为圣纪节文化重...
关键词:回族圣纪节 文化变迁 文化重构类型 
从景观生产视角看民族文化遗产的旅游利用与保护传承——以丽江玉水寨为例被引量:7
《广西民族研究》2013年第3期190-196,共7页桂榕 
云南省哲学社科规划"两院"重点项目"文化旅游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模式研究"(MZ12ZD05)
全球化背景下,民族文化遗产如何借助文化旅游平台通过景观生产而获得新的文化生命力?文化旅游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特点及趋向如何?笔者以丽江玉水寨景区为例,从景观生产视角对民族文化遗产旅游利用及其保护传承效应进行分析研...
关键词:民族文化遗产 景观生产 旅游利用 保护传承 
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生产刍论被引量:62
《人文地理》2013年第3期154-160,共7页桂榕 吕宛青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大招标项目(2009jjd850002);云南省社科规划课题(YB2012065)
本文从空间生产视角研究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提出"民族文化旅游空间生产"学术概念。此概念借鉴融汇了空间生产、文化空间与文化再生产等核心理念,凸显旅游空间的文化建构本质。民族文化旅游空间是民族文化旅游地地理空间、文化空间、社会...
关键词:民族文化旅游 空间生产 生产原则 生产内容 生产方式 
民族文化保护的人类学视野——兼谈相关人类学理念的中国本土化应用被引量:4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51-55,共5页桂榕 
云南省哲学社科规划课题"云南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机制研究"(项目编号:YB2012065)阶段性成果之一
全球化、文化多样性、文化圈与文化层、文化生态、文化空间、文化认同、文化变迁、文化再生产等是与民族文化保护有关的重要人类学概念。基于中国民族文化保护现状,以上人类学理念的中国本土化应用,应体现在四个方面:立足中国国情,借鉴...
关键词:民族文化保护 人类学理念 中国现状 本土化应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