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志勤

作品数:12被引量:2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自然主义肉体文本建构阶级意识福柯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武陵学刊》《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国外文学》《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权力、性机制和肉体意识视角下《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对比性解读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3年第2期40-45,共6页汪志勤 
福柯关注性或肉体与权力机制的关系,而劳伦斯则关注资产阶级道德对人类肉体生活和血性意识的扼杀。本文以精神一肉体一性机制为主线,对比分析体现在《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福柯的权力观与劳氏的肉体意识说。
关键词:福柯 劳伦斯 权力 肉体 肉体意识 
人内心深处之原始之地:人性中怪异又黑暗之角落——劳伦斯《菊花的幽香》的象征和自然主义手法新析被引量:2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13年第1期117-122,共6页汪志勤 
劳伦斯初期的短篇小说,如《菊花的幽香》,由于其特有的自然主义手法遭遇了某些批评家和读者的非议,将之归咎于他对“人生怪异而又黑暗的角落和对人性中更为野蛮更为本能方面的关注”。劳伦斯时代的思潮,尤其倾向自然主义,其对他的...
关键词:菊花 象征 自然主义 全然的事实 人性怪异黑暗的角落 
对多视角解读之理解——以劳伦斯中短篇小说研究为例被引量:2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年第2期140-141,共2页汪志勤 
文学作品是共时性和历时性多维的存在,以某一理论视角或价值取向去评价往往牵强附会。本文以笔者多年多视角研究劳伦斯中短篇小说为例简要论证了多视角研究作品的重要性。
关键词:多视角 劳伦斯 共时性 历时性 
向着死亡的存在——劳伦斯《骑马出走的女人》评析被引量:1
《国外文学》2011年第4期142-149,共8页汪志勤 
本文结合原型理论、生命哲学以及文学人类学对印欧人死亡观的考证,从劳伦斯的小说《骑马出走的女人》构成中主观和客观层面来评析其神话化的必然趋势和将主人公推向"向着死亡的存在"的哲学上的和原型的力量,并揭示原型与故事主题宰制下...
关键词:向着死亡的存在 自然主义 原型 神话化 
两极对照下劳伦斯《公主》的文本建构被引量:2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2010年第2期116-128,共13页汪志勤 
在中篇小说《公主》中劳伦斯似乎有意使人物和事件周旋于神话和现实世界。此文旨在以各种批评视角以及劳氏的"自然人"和"社会人"的观念来阐释劳氏何以以两极之对照的创作手法,即神话与现实、写意与写实、反讽与悲剧、自然人与社会人等,...
关键词:两极之对照 异化 神话与现实 自然人与社会人 反讽与悲剧 
“关心自己”——福柯视角下劳伦斯作品中的主体性解读被引量:1
《武陵学刊》2010年第6期111-115,共5页汪志勤 
福柯发现:在古代哲人眼中,"自己"就是自我的灵魂,"关心自己"与"认识自己"的关系有其混杂性和动态性的交织,而认识自己就是认识神。劳伦斯的作品体现了一种现代社会"关心自己"的技术即太阳崇拜,它与"认识自己就是认识神"相雷同;在"关心自...
关键词:D.H.劳伦斯 米歇尔·福柯 关心自己 主体性 转变 
评劳伦斯的《普鲁士军官》中人物关系之多重性被引量:1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2010年第1期30-34,共5页汪志勤 
本文拟以男子同性关系、阶级意识或阶级冲突、存在和存在主义三个视角作为切入口,来剖析劳伦斯的短篇小说《普鲁士军官》,揭示一个全知作家文本中的异质多样性,从而解构盛行于学界或读者的心灵中对劳氏作品理解上的某些预设性的前提,并...
关键词:男同性恋 阶级意识 存在意识 解构 异质多样性 
对话中的独白,抑或独白中的对话——劳伦斯“弦外之音”人物声音之评析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2010年第1期53-59,共7页汪志勤 
劳伦斯是一位始终以全知角度创作小说的作家。他的短篇小说《弦外之音》无疑也是一篇独白型的作品。但声音对此小说的构成却举足轻重。本文拟以巴赫金的理论和劳氏本人的思想,来分析融合在故事构架中主题驱使下神话式的理想主义元素,以...
关键词:巴赫金 自然主义 对话 独白意识 
《死去的人》文本建构中劳伦斯的阶级意识被引量:2
《武陵学刊》2010年第2期93-98,共6页汪志勤 
F.R.利维斯在其论著《小说家D.H.Lawrence》中竭力为劳伦斯创作中强烈的阶级倾向辩解。但是,在劳伦斯的某些小说中,人物和情节发展却烙有深深的阶级印迹。在小说《死去的人》中,复活后耶稣的肉体生活走向和结局中的"劳伦斯式的贵族观",...
关键词:劳伦斯 《死去的人》 阶级意识 贵族意识 现实主义 自然主义 
米利特的女性主义读解与劳伦斯的艺术创意和思想之对抗——《骑马出走的女人》之评析被引量:3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2009年第2期141-147,共7页汪志勤 
凯特·米利特在《性政治》中以批驳劳伦斯的男子至上主义而大肆攻击劳伦斯的小说,其短篇小说《骑马出走的女人》也难逃她的鞭挞。其实,这篇小说引发争执的焦点在于女主人公出走后为何走向"色情虐待和邪恶中的死亡"。米氏的女性主义批评...
关键词:D·H·劳伦斯 凯特·米利特 女性主义 艺术创作 男女关系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