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

作品数:17被引量:4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水稻杂交种棉花杂交种子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园艺与种苗》《中国农学通报》《安徽农业科学》《杂交水稻》更多>>
所获基金:上海市科技兴农推广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安徽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植物花粉影响因素和保存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3
《中国农学通报》2023年第3期49-54,共6页王慧 张从合 黄艳玲 汪和廷 方玉 杨韦 管昌红 杨力 王林 严志 
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优质广适水稻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示范[沪农科推字(2021)第1-3号]。
花粉是植物种质的主要形式之一,包含该物种的所有基因类型。植物花粉的保存研究对完善种质资源保存方法及加速育种进程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满足种质资源保存以及杂交育种工作的需求,笔者阐述了花粉类型、基因型及化学成分、环境因素等对...
关键词:花粉 影响因素 生活力 保存方法 超低温 
抗病陆地棉杂交种中生棉10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中国棉花》2022年第11期29-30,F0003,共3页王林 张海鹏 浦元春 王远 郑凯 孙国清 
中生棉10号在长江流域棉区春播生育期120 d,植株较松散,株高119.8 cm,单株结铃30.4个,铃重6.5 g,衣分42.7%,籽指12.2 g;在2018―2019年长江流域棉区中熟杂交品种区域试验中,平均666.7 m2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292.6 kg、124.8...
关键词:棉花 品种选育 中生棉10号 产量 抗虫性 抗病性 纤维品质 
利用自然异常高温开展耐高温水稻品种大群体筛选的方法研究与应用被引量:5
《安徽农业科学》2022年第17期18-21,共4页申广勒 张从合 王慧 严志 周桂香 杨韦 黄艳玲 汪和廷 张云虎 陈琳 庞战士 王林 
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沪农科推字[2021]第1-3号)。
分析了合肥地区1985—2010年26年间7月20日至8月20日的气象资料,利用合肥地区高温频发天气,通过分期播种使水稻抽穗开花期遇到田间连续2d最低温度高于27℃且最高温度高于35℃的自然高温,进行多年大群体耐高温筛选,形成了一种经济可行、...
关键词:水稻 耐高温 大群体筛选 
中国气候变化对农作物育种策略影响探究被引量:11
《中国农学通报》2022年第11期64-74,共11页汪和廷 张从合 方玉 褚进华 严志 周桂香 王林 杨韦 申广勒 王慧 
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优质、多抗、高产杂交水稻种质资源及品种精准高效培育及应用”(201903a06020011);上海市科技兴农项目“基于全基因组学水稻新品种创制及应用”(沪农科创字[2019]第1-3号)。
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农作物产量,根据生产实际和气候特征,因地制宜选育农作物新品种,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1979—2014年中国粮食主产区和西北地区气象站点数据及粮食产量数据,通过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明确粮食产量与...
关键词:气候变化 平均气温 降水量 粮食主产区 农作物 产量 育种策略 
水稻淀粉调控研究进展
《园艺与种苗》2022年第4期58-60,89,共4页王林 汪和廷 王慧 张从合 
基于全基因组学水稻新品种创制及应用(沪农科创字[2019]第1-3号)。
淀粉作为水稻最主要的储藏物质,其结构、含量及理化性质等直接影响着稻米品质。研究发现,淀粉是在一系列关键酶的共同作用下合成的,但相关酶在淀粉合成路径中的具体作用缺乏系统性研究。文章综述了近年来水稻淀粉合成途径和调控淀粉合...
关键词:水稻 淀粉 合成途径 转录因子 蛋白水平 
水稻新品种荃粳835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园艺与种苗》2022年第3期71-72,共2页王林 周桂香 袁刚 汪和廷 王华运 张从合 
优质广适水稻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示范[沪农科推字(2021)第1-3号]。
荃粳835是安徽荃银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利用J1503与武运2330杂交,经过多年选育而成的优质粳型单季晚稻新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140.9 d,株高95.9 cm,具有高产、优质、抗性强等特点,适宜在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安徽省沿江、湖北省沿...
关键词:晚稻 荃粳835 选育 栽培技术 
不同机插模式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
《园艺与种苗》2021年第12期66-68,共3页王林 王华运 汪和廷 王睿昊 张从合 
安徽省科技重大专项“优质、多抗、高产杂交水稻种质资源及品种精准高效培育及应用”(201903a060200111)。
农业农村用工难问题日益突出,水稻移栽机械化成为发展趋势。毯状秧机插、钵苗机械摆栽和半钵苗机插秧是我国常见的3种机插模式,其中钵苗机械摆栽方式有利于壮苗形成,可以提高抗倒伏能力,增加有效穗数,最终形成高产,但使用成本较高不利...
关键词:水稻 机插模式 生长发育 产量 
基于NY/T 1433—2014推荐SSR标记检测不同世代恢复系配制杂交种的纯度研究被引量:4
《杂交水稻》2019年第2期59-62,共4页王慧 张从合 陈金节 黄艳玲 申广勒 严志 王林 周桂香 张云虎 庞战士 
合肥市关键技术研究重大专项(ZR201809200180)
采用田间性状稳定的不同世代恢复系YR179(F8、F9和F10代)、YR092(F8和F9代)和YR018(F8和F9代)及其与稳定不育系03S配制的杂交种为材料,利用《水稻品种鉴定技术规程SSR标记法》(NY/T 1433—2014)中推荐的48对SSR引物检测各世代恢复系的...
关键词:杂交水稻 恢复系 SSR标记 纯度 鉴定 
国审棉荃银2号生理特性研究
《安徽农学通报》2017年第18期40-42,共3页周乾 王林 周桃华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2012ZX08013015-004)
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选育的棉花新品种"荃银2号"是转双价抗虫基因杂交棉。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荃银2号具有较强的光合生理特性,干物质积累多,丰产、稳产性好,抗性强,皮棉产量较对照皖杂5号增产3...
关键词:棉花 光合速率 干物质重 产量 
棉花新品种荃银7号在不同生态区的种植表现被引量:1
《安徽农学通报》2017年第18期43-45,共3页周乾 王林 张海鹏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子课题(2012ZX08013015-004)
该文以棉花新品种荃银7号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鉴定荃银7号在安徽省各棉区的适应性,为安徽省棉花新品种审定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荃银7号在沿江地区生育期比江淮地区短约2d;开花吐絮早,单株果枝数与江淮棉区相比略少,皮棉产量...
关键词:棉花 荃银7号 农艺性状 丰产性 纤维品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