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河

作品数:8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聚Β-羟基丁酸酯结核分枝杆菌信号放大生物相容性杂交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公共卫生》《中国实验诊断学》《中国民康医学》《中国现代医学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柯萨奇病毒与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研究新进展被引量:2
《中国民康医学》2010年第14期1863-1864,共2页张立波 王海河 王和义 
柯萨奇病毒(CV)是正链RNA病毒,为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Dalldorf和Sickles在1948年对脊髓灰质炎进行调查时发现该病毒柯萨奇病毒基因与真核生物的mRNA相似。病毒RNA5'端有一共价结合病毒编码的小蛋白Vpg,3'端有聚(A)属。柯萨奇...
关键词:柯萨奇病毒 病毒性心肌炎 
杂交信号放大方法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年第2期176-178,共3页王海河 赵春燕 李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30672007)
目的确定杂交信号放大方法(HSAM)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灵敏度和特异性,进而探讨该方法用于检测临床标本的可行性。方法HSAM法检测合成的IS6110靶基因、结核分枝杆菌标准菌株、大肠埃希菌和表皮葡萄球菌,确定该方法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并与PC...
关键词:杂交信号 结核分枝杆菌 HSAM 
结核分枝杆菌杂交信号放大检测方法的建立被引量:3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9年第2期185-187,共3页王海河 赵春燕 李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30672007)
目的建立结核分枝杆菌杂交信号放大检测方法。方法构建纳米颗粒信号放大载体,建立杂交信号放大方法,检测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的插入序列IS6110。应用该方法检测124份临床结核患者标本,并与细菌培养和生化鉴定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
关键词:杂交信号 放大 结核分枝杆菌 
生物素-亲和素-DNA纳米颗粒信号放大检测载体的构建被引量:2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2009年第1期27-30,共4页王海河 赵春燕 李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30672007)
目的构建用于检测细菌、病毒等病原体DNA的生物素-亲和素纳米颗粒信号放大载体。方法设计并合成两端和一端标记生物素的寡核苷酸探针(2B/1B-DNA),与抗生蛋白链菌素葡聚糖(Poly-STV)通过生物素与亲和素作用,偶联形成大分子纳米网状颗粒,...
关键词:生物素 亲和素 纳米颗粒 信号放大 载体 
新型生物材料改性聚碳酸亚丙酯的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研究被引量:2
《中国实验诊断学》2007年第8期1084-1086,共3页王放 冯超 周庆海 王海河 李凡 
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701015)
目的为改善聚碳酸亚丙酯(PPC)耐热性及稳定性较差等缺点,制备了新型生物材料改性聚碳酸亚丙酯(M-PPC),并对其进行生物相容性研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将PPC与聚β-羟基丁酸酯(PHB)共混制备成M-PPC;应用四甲基偶氮唑盐微量酶...
关键词:生物材料 改性聚碳酸亚丙酯 聚Β-羟基丁酸酯 生物相容性 
新型可降解生物材料改性PPC生物安全性评价被引量:2
《中国公共卫生》2006年第12期1508-1509,共2页王放 冯超 周庆海 王海河 李凡 
吉林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项目(701015)
目的对自行研制的新型可降解生物材料改性聚碳酸亚丙酯(PPC)进行生物安全性评价。方法改性PPC是将PPC与聚β-羟基丁酸酯(PHB)按一定比例共混生成的一种新型可降解的生物材料。应用经尾静脉射途径短期全身毒性试验、热源试验、四甲基偶...
关键词:可降解生物材料 改性聚碳酸亚丙酯 聚Β-羟基丁酸酯 生物安全性 
以HBc颗粒为呈现载体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Bc^(NheI)的构建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6年第1期54-56,共3页陈佳玉 李景利 赵文静 王海河 李凡 
目的构建含乙肝核心C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HBcNheI,探索其作为DNA疫苗载体的可能性。方法采用分子克隆技术在原核表达质粒pTrc-core的HBcAgel-loop处添加NheI酶切位点,双酶切此重组载体pTrc-coreNheI及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产...
关键词:DNA疫苗 免疫反应 HBc基因 
O157:H7大肠埃希菌的检测方法及其进展
《国外医学(微生物学分册)》2004年第5期23-25,共3页王海河 李凡 
随着对O157:H7研究的不断深入及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快速发展,检测O157:H7的方法不断获得改进和提高.在传统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更加敏感、特异和快速的检测方法不断出现,对预防和阻断O157:H7的传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
关键词:O157:H7 大肠埃希菌 检测方法 免疫学 聚合酶链反应 阻断 分子生物学 预防 快速 传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