菅丰

作品数:30被引量:14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京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民俗学学院派民俗学者日本民俗学VERNACULAR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民间文化论坛》《日语学习与研究》《民俗研究》《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世界性知识体系与日本民俗学——摆脱知识殖民的全球史
《民俗研究》2024年第6期64-79,154,共17页 陆薇薇(译) 
日本学术振兴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基础研究B类(项目编号:23K22039)的阶段性成果。
一直以来,诸多日本民俗学者强调日本民俗学的本土性和独特性,他们排斥外国民俗学,尤其是欧美民俗学。这种“一国民俗学”式的民族主义论调,源于柳田国男创立日本民俗学时为避免被西方知识殖民而采取的策略。柳田在创建民俗学的过程中,...
关键词:世界性知识体系 去知识殖民 柳田国男 民族主义 日本民俗学 
“有温度的田野”二人谈被引量:2
《民俗研究》2024年第3期80-90,158,159,共13页张士闪 菅丰 陆薇薇 陈杭勋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艺术民俗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2ZD06)的阶段性成果。
“有温度的田野”,是2019年张士闪在与菅丰的学术对话中提出的一个学术概念,此后中国民俗学界曾组织多次学术活动,对其所涉领域和范畴展开广泛讨论,但对这一概念本身的探讨尚付阙如。二人在新近学术对话中,结合各自田野调查实践及相关研...
关键词:有温度的田野 田野调查 文化共情 梅花拳 斗牛 
日本民俗类艺术论的研究史——基于vernacular艺术视野下的回顾与展望
《民俗研究》2024年第3期91-103,159,共14页 邬梦茜(译) 陈杭勋(校) 
日本学术振兴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基础研究B类(项目编号:22H00767)的阶段性成果。
目前,日本民俗学的艺术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然而,日本民俗类艺术研究的这种停滞状态仅为现状。在20世纪10至30年代,包括山本鼎的“农民美术运动”、柳宗悦的“民艺运动”、柳田国男与竹内胜太郎等人的“民俗艺术论”、今和次郎的“...
关键词:vernacular艺术 普通人 微小之存在 考现学 柳田国男 
民俗学视角的生活世界微观史
《文化遗产》2024年第2期118-126,共9页 陆薇薇(译) 
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科研项目“ヴァナキュラー概念を用いた文化研究の視座の構築―民俗学的転回のために―”(项目编号:22H0076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本文论述了日本农村近代化过程中出现的vernacular式的所有权观念和资源利用方式。日本政治和经济的近代化始于19世纪中叶,政府积极引入了西方的法律、制度、技术及知识。然而,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们,一边自觉或不自觉地游离于西方逻辑之...
关键词:VERNACULAR 半思想 半所有 半管理 
生活安全保障视野下的日本共有资源论被引量:3
《文化遗产》2023年第3期108-117,共10页 雷婷(译) 
日本是共有资源发达程度较高的国家。在日本的传统村落社会,发展出了一种名为“入会(iriai)”的社会制度,由村内居民共同管理使用自然村内的可食用动植物、饲料或肥料用草料、日常柴炭燃料、木石建材等等资源。日本的共同体(自然村)有...
关键词:共有资源 排除性 入会 总有 公地悲剧 
西方近代日本民俗研究史——十九世纪由英国人主导的日本学及日本folklore研究被引量:3
《日语学习与研究》2022年第6期10-23,共14页菅丰 陆薇薇(译) 
十九世纪末,在日本出现民俗学学科之前,英国民俗学界已将日本纳入研究对象之中。英国的日本学研究者(Japanologist)主导了日本folklore研究,他们身居日本,却与以英国为中心的欧美民俗学研究团体保持着密切的交流。虽然由西方人主导的英...
关键词:日本民俗学 英国民俗学 Japanology Japanologist FOLKLORE 
民俗学的悲剧——学院派民俗学的世界史纵览被引量:7
《民俗研究》2022年第3期5-29,157,共26页 陆薇薇(译) 
日本学术振兴会科学研究资助项目·基础研究B类(项目编号:19H01387)的阶段性成果。
当我们纵览民俗学的世界史时,不难发现,数十年间美国民俗学与德国民俗学反复进行了激烈的变革,与之相对,日本民俗学却独自顽固地拒绝变革。美国与德国的经验对于日本民俗学今后的变革之路来说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一方面,它让日本民俗学...
关键词:学院派民俗学 日本民俗学 美国民俗学 德国民俗学 去学科 
民俗学艺术论题的转向——从民间艺术到支撑人之“生”的艺术(vernacular艺术)被引量:18
《民俗研究》2020年第3期24-32,157,158,共11页 雷婷(译) 
日本学术振兴会科学研究经费(项目编号:19H01387)资助。
民俗学研究中关于艺术的讨论通常是在民间艺术或民俗艺术概念之下展开的。然而,这类议论往往深受传统与历史性的束缚,普通人在生活世界里所制作的平凡作品很少有机会能被视作"艺术"。要使这样略失偏颇的论题实现在现代社会中的转向,vern...
关键词:vernacular艺术 民间艺术 民俗艺术 转用 
“中国锦鲤”是如何诞生的?——现实与虚拟空间中的“第三种文化”被引量:14
《民俗研究》2019年第2期126-135,160,共11页陆薇薇 菅丰 
江苏省社科项目"国际视域下大运河江苏段自然再生的环境伦理学研究"(项目编号:15ZXC00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的阶段性成果
现代锦鲤(Koi)的发源地为日本新泻县的二十村乡,是文化复合体的表现。随着日本全球化战略的推行,锦鲤文化从地方民俗文化被建构为日本国家传统文化,并向海外传播。当全球化的锦鲤文化流入中国时,与中国传统的鲤鱼吉祥文化相互融合,形成...
关键词:锦鲤 中国锦鲤 第三种文化 祥物 网络迷因 
费孝通眼中的“羊”——印刻在家畜体内的江南农业发展史被引量:2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1期25-32,163,164,共10页菅丰 陆薇薇 
1939年,费孝通出版了中国首部现代民族志《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他在书中对绵羊的投机性饲养、买卖及交易事业极为关注。费孝通眼中的"羊"叫作"湖羊",分布于浙江省至江苏省一带的太湖南部及上海周边地区。这些地区的自然环境...
关键词:湖羊 费孝通 市场经济 品种改良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