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淑玲

作品数:12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辽东学院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骆宾基东北作家群心路历程小说世界小说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鲁迅研究月刊》《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骆宾基建国后小说创作的心路历程被引量:1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130-134,共5页谢淑玲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03CYY016)
骆宾基建国后的小说,在创作方法上仍选择了现实主义,而在文化观念上则选择了政治倾向性。这一文学艺术观的确定,经历了空虚、疑虑、困惑、寻求等痛苦的情感纠葛和理性思考。骆宾基在走过了一段艰难的心路历程之后,又以极大的热情创作了...
关键词:骆宾基 建国后小说 心路历程 政治阐释型现实主义 
《额尔古纳河右岸》的审美价值取向被引量:3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1期109-113,118,共6页谢淑玲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08Z107)
《额尔古纳河右岸》作为迟子建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展现给读者的是完全陌生的少数民族原始生态及百年沧桑。其对人与自然的神性描写,对原始宗教文化的形象阐释,都极富灵性。从万物有灵的多神崇拜、天人合一的生态和谐之美...
关键词:迟子建 《额尔古纳河右岸》 鄂温克族 萨满教 审美价值取向 
东北现代文学的民族风格特征及其审美价值
《满族研究》2010年第2期96-100,104,共6页谢淑玲 
此论文是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之一。项目名称:二十世纪东北文学的地域文化特征;项目编号:2008Z107
东北现代文学的主体是东北流亡作家的创作。由于日寇的入侵,东北现代文学表现出相同的题材内容和对民族觉醒抗争意识的叙写;失去家园,被迫流亡,使东北作家遭遇了一般作家所没有的亡国之痛、思乡之苦,东北现代文学在叙述方式上表现出"凄...
关键词:东北现代文学 民族风格特征 审美价值 
东北文学研究的新景观——评高翔《现代东北的文学世界》被引量:1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谢淑玲 
关键词:东北作家群 文学世界 文学研究 高翔 20世纪90年代初 景观 中国当代文学 新感觉派 
骆宾基的小说世界(二)——“混沌初开”之《幼年》被引量:1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77-81,共5页谢淑玲 
《幼年》是自传体小说,是骆宾基长篇三部曲的第一部。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诸多以讲述小城故事见长的作家不同,骆宾基没有从文化批判的角度揭示故乡珲春的落后意识和封建习俗,而是从地理和历史的角度着眼,聚焦民族文化,细心描绘小城生活...
关键词:骆宾基 小说 幼年 
从骆宾基的《混沌初开》看满汉民族心理的常与变
《满族研究》2009年第1期101-104,共4页谢淑玲 
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成果之一。项目名称:二十世纪东北文学的地域文化特征;项目编号:2008Z107。
民国时期,在满汉杂居的东北,"旗户"地主与"民户"地主之间在土地经营管理及日常生活交往中形成了文化的碰撞与融合,民族心理表现出"常态"与"变态",满汉民族文化在碰撞磨合中既相互吸纳又交融共生。
关键词:文化融合 民族心理 常态与变态 
东北作家群的审美格调被引量:1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89-92,共4页谢淑玲 
东北作家群的文学创作,由于全民抗日的特殊历史条件和独有的地域风情,在悲壮、粗犷、广阔的生活土壤上,形成了文学风格的悲情之美、野性之美和自然之美,显示了东北作家群的特有审美格调。
关键词:悲情 野性 自然 东北作家群 审美格调 
“鲁迅风”论争七十年祭被引量:1
《鲁迅研究月刊》2008年第3期34-39,共6页谢淑玲 
关键词:鲁迅精神 杂文 否定 座谈会 延宕 史实 
东北作家群的东北情结被引量:2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1期101-104,共4页谢淑玲 
由于独有的生存和创作经历,东北作家群的作品呈现出地域文学特色,这种地域文学特色除了在题材、主题和审美追求等方面表现出共性之外,还表现在一些特有的东北情结上,这些情结或隐藏或凸显,总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东北文化气息的感染,...
关键词:东北作家群 土地 胡子 方言俚俗 东北情结 
箭镞的雨——王任叔使用的别一种武器被引量:2
《鲁迅研究月刊》2007年第12期54-56,共3页谢淑玲 
在中国文化史上,王任叔是笔名最多的一个人,据统计,鲁迅一生用过笔名共一百三十六个左右,而王任叔用过的笔名在一百七十二个以上,这里还不包括在一段时间内他给《立报·言林》每月二十到二十五篇的时评、短论、杂文等类文章由编辑...
关键词:王任叔 武器 中国文化史 笔名 谢六逸 鲁迅 杂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