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维民

作品数:22被引量:5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华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聚芳酯聚酰亚胺熔融缩聚环己烷固相聚合更多>>
发文领域:化学工程理学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绝缘材料》《产业用纺织品》《合成化学》《纺织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含双酚A及其衍生物的聚芳酯的制备及表征被引量:3
《合成纤维》2014年第3期18-22,共5页曹路 钦维民 王燕萍 魏朋 许华君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产业用纺织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资助项目;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资助(No.111-2-04)
用熔融缩聚法制备了含有2,2-双(4-羟基苯基)丙烷(BPA)、1,1-双(4-羟基苯基)苯乙烷(BPAP)、2,2-双(4-羟基苯基)六氟丙烷(BPAF)的系列聚芳酯,并采用固相聚合增黏的方法提高了聚芳酯的相对分子质量,从而使其拥有更好的热性能和更优良的加...
关键词:热致性液晶 聚芳酯 固相聚合 
芳香族共聚酯的固相聚合和熔融纺丝被引量:2
《纺织学报》2012年第6期111-115,共5页王燕萍 夏于旻 甘海啸 朱卫彪 钦维民 王依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12ZZ062);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11D10607)
为制备高强高模芳香族共聚酯纤维,本文研究了低分子质量芳香族共聚酯的固相聚合,分析了固相聚合前后芳香族共聚酯的流变性能,并进行了熔融纺丝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固相聚合可以大大提高芳香族共聚酯的分子质量,其熔体为非牛顿流体,呈现...
关键词:芳香族共聚酯纤维 固相聚合 熔融纺丝 流变 
高性能聚芳酯纤维的研制和表征被引量:6
《合成纤维》2012年第4期1-5,共5页钦维民 王燕萍 朱卫彪 甘海啸 魏朋 倪建华 王依民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No.B603);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No.111-2-04);产业用纺织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资助
介绍了热致性液晶聚芳酯纤维的制备。选用双酚A、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为单体进行熔融聚合,制得具有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双酚A-对/间苯二甲酸共聚酯,探索了后续固相聚合工艺,研究了后续固相聚合对原熔融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热性能以...
关键词:热致液晶聚芳酯 固相聚合 熔融纺丝 热处理 力学性能 
偶联剂处理贝壳粉及其在增强聚乙烯中的应用被引量:7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3期278-281,292,共5页王玮 陈莹 钦维民 
上海市重点学科资助项目(B603)
分别采用硅烷偶联剂和钛酸酯偶联剂对贝壳粉活化处理,并对改性后的贝壳粉的接触角进行表征.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聚乙烯(PE)/贝壳粉复合材料,并进行力学性能测试与表征.研究表明:经过偶联剂处理后的贝壳微粉能显著提高PE的缺口冲击韧性,...
关键词:贝壳粉 钛酸酯 硅烷 偶联剂 聚乙烯 增强 冲击强度 
贝壳微粉/PE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被引量:5
《合成技术及应用》2010年第3期1-4,共4页王玮 钦维民 王依民 
分别采用钛酸酯偶联剂、硅烷偶联剂、表面活性剂等对贝壳微粉进行表面处理,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了贝壳微粉/PE复合材料,并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经过3种处理剂处理后的贝壳微粉能显著提高PE的缺口冲击韧性和拉伸强度,其中N...
关键词:聚乙烯 贝壳微粉 增韧 偶联剂 
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参中人参二醇被引量:4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0年第5期482-484,共3页石李梁 钦维民 朱智甲 林苗 王改香 
采用苯甲酰氯为柱前衍生化试剂,固定相为Hypersil ODS2(4.60 mm×1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40+60)混合溶液,以230 nm作为检测波长,采用峰面积外标法定量,提出了测定人参中人参二醇的柱前衍生-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在0.01-0....
关键词: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柱前衍生 人参 人参二醇 
微波法合成S-苄基半胱氨酰甘氨酸乙酯
《合成化学》2009年第6期744-746,共3页徐秋霞 钦维民 
微波条件下,溴化氢醋酸对S-苄基-N-苄氧羰基半胱氨酰甘氨酸乙酯(1)进行脱保护反应,合成了S-苄基半胱氨酰甘氨酸乙酯(2)。最佳反应条件为:12.9mmol,n(1)∶n(HBr-AcOH)=1∶6,微波功率200W,于30℃辐射20min,2的收率为87%。其结构经1H NMR...
关键词:微波合成 脱保护 半胱氨酰甘氨酸 
吲哚马来酰亚胺类蛋白激酶C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有机化学》2008年第10期1676-1684,共9页赵圣印 邵志宇 钦维民 张灯青 
吲哚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是对星型孢菌素进行结构改造而得到的一类新型蛋白激酶C抑制剂.对近年来吲哚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在结构修饰、合成和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概述,重点介绍了吲哚马来酰亚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讨论了各...
关键词:吲哚马来酰亚胺 蛋白激酶C抑制剂 结构修饰 合成 生物活性 
1,4-双(4-硝基苯氧亚甲基)环己烷的合成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2期197-199,207,共4页陈超峰 钦维民 黄象安 
研究用两种不同的反应:Williamson反应和Mitsunobu反应,制备同一种新型的含有脂环和双硝基的化合物:1,4-双(4-硝基苯氧亚甲基)环己烷(BNMC).方法1以1,4-环己烷二甲醇(CHDM)(Ⅰ)和对氯硝基苯(Ⅱ)为原料,在氢化钠作用下,以无水DMF做溶剂,...
关键词:1 4-双(4-硝基苯氧亚甲基)环己烷(BNMC) Williamson反应 MITSUNOBU反应 醚化 合成 
主链含脂环的聚酰亚胺的制备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1期81-83,97,共4页许芸芸 陈超峰 钦维民 
采用酯化和催化氢化的方法合成一种含有脂环结构的新型二胺单体1,4-双(4-氨基苯甲酰氧亚甲基)环己烷,并以此单体分别与两种二酐ODPA(二苯醚四羧二酐)、PMDA(均苯四酸二酐),经两步法化学环化制得聚酰亚胺.通过红外光谱表征、热失重分析...
关键词:1 4-双(4-氨基苯甲酰氧亚甲基)环己烷 聚酰亚胺 脂环 催化氢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