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丽青

作品数:8被引量:42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弗洛伊德宗教心理学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宗教思想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心理科学进展》《东岳论丛》《兵团教育学院学报》《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论弗洛伊德的文化观被引量:1
《东岳论丛》2010年第8期93-96,共4页陆丽青 
立足于精神分析学派的本能理论,弗洛伊德对文化的定义、构成、起源、发展做出了颇具特色的阐释和说明。他认为文化和文明是两个相同的概念,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标志;文化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科学技术、物质财富和各种规章制度是文化构成...
关键词:弗洛伊德 文化 文明 
弗洛伊德的文化观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16-20,共5页陆丽青 
立足于精神分析学派的本能理论,弗洛伊德对文化的定义、构成、起源、发展做出了颇具特色的阐释和说明。他认为文化和文明是两个相同的概念,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标志;文化包含两个层次的内容,科学技术、物质财富和各种规章制度是文化构成...
关键词:弗洛伊德 文化 文明 
弗洛伊德论宗教和道德的关系被引量:1
《科学与无神论》2010年第3期31-34,共4页陆丽青 
作为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弗洛伊德反对神道设教的主张。他认为,道德神圣化虽然能增强道德对一般民众的威慑力,从而对保护人类文明做出贡献,但将道德建立在宗教基础之上,却会使道德因失去现实基础而遭遇风险。另外,他强调宗教道德...
关键词:弗洛伊德 宗教 道德 
弗洛伊德论宗教观念产生的心理根源被引量:3
《社会科学战线》2010年第5期39-42,共4页陆丽青 
弗洛伊德从个体发生学的方向对宗教观念产生的心理根源作了如下解释:宗教观念产生于人类的孱弱无助感及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意欲得到父亲保护的渴望,而这种渴望则来自于人类个体和人类种族对童年期经验的回忆。他的理论在西方宗教心理学...
关键词:弗洛伊德 宗教观念 心理根源 无助感 焦虑 
弗洛伊德宗教思想研究综述被引量:1
《世界宗教研究》2010年第2期178-185,共8页陆丽青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ued,1856-1939),是20世纪西方具有革命性影响的心理学家。他创建了精神分析学派,并以此为工具,对诸多文化现象进行深层心理分析。弗洛伊德身处宗教研究十分繁荣的时代,宗教研究在他整个学术活动中占有...
关键词:弗洛伊德 宗教思想 综述 精神分析学派 宗教研究 心理学家 20世纪 心理分析 
宗教心理学在美国的发展历程及态势探析被引量:7
《世界宗教研究》2006年第1期15-22,共8页陈永胜 梁恒豪 陆丽青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方宗教心理学的形成与发展>(04BZJ003)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通过对美国宗教心理学发展历程的梳理,从中揭示出美国宗教心理学当前的发展态势及存在的问题。美国的宗教心理学经历了兴起、衰落、复兴的曲折发展过程。宗教观念、宗教体验、宗教行为构成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基本维度,宗教与人格...
关键词:美国 宗教心理学 发展历程 研究态势 
暗示技术在提高自我效能感中的运用被引量:18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5年第5期24-26,共3页童瑛 陆丽青 
自从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感之后,很多研究者对此作了深刻而细致的研究。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 暗示 自我效能感 技术层面 心理辅导 班杜拉 研究者 
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历史、现状与问题被引量:11
《心理科学进展》2005年第3期372-378,共7页陈永胜 陆丽青 梁恒豪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4BZJ003)资助项目。
在回顾美国宗教心理学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分析了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现状,并从中揭示出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存在的问题。美国的宗教心理学经历了兴起、衰落、复兴的曲折发展过程。宗教观念、宗教体验、宗教行为系美国宗教心理学研究的基...
关键词:美国 宗教心理学 历史 现状 问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