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明辉

作品数:22被引量:132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考古良渚文化遗址美人贵族墓葬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华夏地理》《东方考古》《中国文化遗产》《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杭州市余杭区仁和余山脚下遗址发掘简报
《文博学刊》2024年第4期3-17,共15页张依欣 陈明辉 廖文艳 方向明(领队) 郑豆豆(绘制) 袁云江(绘制) 
2021年7—11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杭州市余杭区余山脚下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表明,该遗址延续时间较长,包括崧泽、良渚、马桥、汉六朝、宋元、明清等多个时期的遗存,以良渚时期堆积为主;共发现良渚时期灰坑6个,出土玉器、石器...
关键词:余山脚下遗址 崧泽文化 良渚文化 马桥文化 
杭州市余杭区北村遗址北村南地点2020~2021年良渚文化遗存发掘简报
《考古》2024年第6期3-4,I0001,5-18,F0002,共18页陈明辉 姬翔(执笔/摄) 陈全合 张念哲(执笔/绘制) 张依欣 王宁远 廖文艳(绘制) 蓝林玉(绘制) 华琛欣(绘制) 张颜颜(绘制) 张依欣(绘制) 张鑫(绘制) 张晓峰(摄) 
一、遗址概况为配合良渚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外围道路规划建设及瓶窑镇小城市改造凤都路延伸项目建设工程,2018~2019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良渚古城遗址以西、以南进行了大面积的勘探和调查,新发现12处良渚文化时期遗址。北村遗址即其...
关键词:杭州市余杭区 北村遗址 长方形竖穴土坑墓 良渚文化早期偏早阶段 社会分化 
杭嘉湖平原ZK3钻孔沉积物粒度端元分析及其气候-海平面响应
《地球环境学报》2024年第2期306-316,341,共12页江志霖 毛龙江 王婷 邹春辉 赵成双苹 刘斌 王宁远 陈明辉 莫多闻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委托项目(2021h62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9ZDA23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C1521605)。
杭嘉湖平原位于海陆交互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极易受到海平面升降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对全球环境变化十分敏感。应用非参数化粒度端元分析模型提取杭嘉湖平原ZK3岩芯沉积物的端元组分,分析其物质来源;并结合植物藻类和磁化率指标全面揭...
关键词:粒度 端元分析 物源 气候-海平面 杭嘉湖平原 
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古城金花池遗址发掘简报被引量:2
《东南文化》2021年第5期84-91,F0002,F0003,共10页王宁远 陈明辉 张念哲(绘图) 陈珊珊(绘图) 周佳辉(绘图) 夏勇(摄像) 
金花池遗址为良渚古城遗址的郊区聚落之一。2009年考古队抢救性清理了2座良渚文化贵族墓葬,其中M1出土玉琮、玉钺、三叉形器和冠状器等高等级玉器,是良渚文化早期阶段良渚遗址群乃至整个良渚文化分布区内少见的高等级贵族墓葬。大遮山...
关键词:良渚古城 金花池遗址 良渚文化 贵族墓葬 
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古城钟家港中段发掘简报被引量:7
《考古》2021年第6期15-34,F0002,共21页王永磊 陈明辉 朱雪菲 刘斌 王宁远 
2016~2018年对钟家港中段古河道的发掘,发现了良渚文化五个阶段的台地营建与垃圾堆积的连续过程。发掘了土台、房址、护岸设施、灰坑、柱洞等遗迹,出土了木构件、陶器、石器、漆木器等遗物。首次明确了莫角山东坡开始堆筑于良渚文化早期...
关键词:杭州市 良渚古城 钟家港中段 古河道 木构件 
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古城姜家山墓地发掘简报被引量:4
《考古》2021年第6期35-55,F0002,共22页陈明辉 朱叶菲 宋姝 刘斌 王宁远  
2015~2018年对姜家山墓地的发掘,清理良渚文化墓葬17座。男性墓头向朝南,女性墓头向朝北,显示出与反山、瑶山墓地不一样的头向传统。该墓地发掘后,确立了以反山和瑶山为代表的王族墓地、以姜家山为代表的高等级贵族墓地、以文家山为代...
关键词:杭州市 良渚古城 姜家山墓地 高等级贵族 
磁山文化的再研究
《东方考古》2020年第1期17-35,共19页陈明辉 
本文对磁山、北福地等分布于太行山东麓地区的距今9000~7000年的遗址进行了分期研究,在此基础上认识到冀南地区的磁山遗址可分早晚两大期,早期属磁山文化,晚期则应归属裴李岗文化。磁山早期和磁山晚期前后相继,年代分别为距今8500~8000...
关键词:磁山文化 北福地一期文化 谱系研究 文化格局 
良渚古城考古的历程、最新进展和展望被引量:10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0年第3期26-35,共10页刘斌 王宁远 陈明辉 
良渚遗址自1936年发现以来已经历了80余年的考古历程,经过4代考古人的努力,取得了丰硕的考古成果。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成为中国第55处世界遗产,良渚古城考古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随着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从崧泽到良渚:长江下...
关键词:良渚古城 历程 最新进展 展望 
良渚:五千年前的都城
《科学世界》2020年第3期62-75,共14页蔡璐 庄维嘉(插图) 张天莹(插图) 陈明辉 武欣 宋姝  
2019年7月6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经投票表决,中国世界文化遗产提名项目“良渚古城遗址”通过决议,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自2007年良渚古城被发现和确认起,考古工作者用了近1...
关键词:考古工作者 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遗产委员会 良渚古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阿塞拜疆 都城 
良渚时代的中国与世界被引量:1
《博物院》2019年第2期6-15,共10页陈明辉 朱叶菲 
距今五千年前后,世界各地开始出现第一批成熟文明和早期国家与社会,如苏美尔文明、古埃及文明和哈拉帕文明。最近二三十年的考古发掘证实,这一时期,中国也出现了以良渚文明为代表的多个区域文明,呈现出'满天星斗'状的文明图景。探索早...
关键词:良渚时代 中国早期文明 世界早期文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