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文明

作品数:45被引量:5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相关作者:江林昌李凯赵晔马新王星光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历史博物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烟台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古籍整理研究学刊》《历史评论》《农业考古》《陕西画报》更多>>
相关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三星堆新发现对认识中华远古文明的启示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4年第12期109-110,共2页石硕 
三星堆新发现在中国早期文明认识领域掀起轩然大波。面对诸多的未知,怎样看待三星堆新发现?它对认识中华远古文明带来什么启示?这颇值得深思。三星堆新馆与旧馆的最大区别,是陈列新近发掘的六个器物坑中的出土文物。
关键词:中华远古文明 中国早期文明 三星堆 器物坑 出土文物 发掘 启示 
再论孔子的“述而不作”与“温故而知新”——以中国早期文明中的文本与口传为视角
《中原文化研究》2024年第5期105-114,共10页李凯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专项“历史视野下中国古代各族群交往交流交融资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SKRD202303805)。
后人对孔子形成了创新与守旧的不同认识,其原因可以追溯到孔子的思维世界:“述而不作”和“温故而知新”分别针对文献整理和口头诠释展开。“述而不作”是孔子向老子学习史官“主书主法”的专业技能,其中不需要太多个人意志。孔子按照...
关键词:孔子 述而不作 温故而知新 文本 口传 
中国早期文明中的史官监督机制
《新华文摘》2024年第16期161-162,共2页
李凯在《中华文化论坛》2024年第2期撰文指出,商代史官不仅职掌典籍档案,负责天文历法,更参与行政事务与征伐,形成了不容忽视的宗族力量。商代史官对君主贵族的约束还比较原始,监督机制需要在宗教仪式中达成,约束力需要以上帝、祖灵等...
关键词:周代史官 土地买卖 西周早期 行政事务 天文历法 宗教仪式 册命 神道设教 
再脉络化语境下的展览文本设计——以“玉韫·九州——中国早期文明间的碰撞与聚合”展览为例
《文物天地》2024年第S1期16-20,共5页王棣 
源自阐释学领域的“再脉络化”概念在博物馆实践中得以应用,这一过程不仅涉及对藏品原始语境的提取与再赋义,还涵盖对文化历史脉络的深入理解与重构。以陕西历史博物馆“早期中国”系列展览之“玉韫·九州——中国早期文明间的碰撞与聚...
关键词:再脉络化 展览内容策划 “早期中国”系列展览 “玉韫·九州”展 
中国早期文明中的史官监督机制
《中华文化论坛》2024年第2期54-65,共12页李凯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专项“历史视野下中国古代各族群交往交流交融资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SKRD202303805);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青年教师发展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
中国早期文明存在史官对君主和贵族的监督机制。商代史官掌管文献资料,为祭祀活动提供历史依据,参与行政与军务,能从神秘的角度约束君主的行为,是很重要的政治势力,但监督措施还比较原始粗陋。周代史官执行“君举必书”的制度,其规谏更...
关键词:早期文明 史官 监督机制 商周 卜辞 
观众视角下学术展览的评估研究——以“玉韫·九州:中国早期文明间的碰撞与聚合”展为例
《文博》2024年第2期88-95,共8页张静 张家年 
展览是博物馆的核心,是博物馆最具代表性的名片。长期以来,展览的设计与评估基本是由相关行业的专家完成的,观众介入展览的渠道并不畅通。因此,本文从观众视角出发,选取“玉韫·九州:中国早期文明间的碰撞与聚合”展览为例进行研究,尝...
关键词:观众视角 展览评估 “玉韫·九州”展览 
在屈家岭,探寻长江中游文明之根
《半月谈》2023年第24期59-61,共3页喻珮 
5000年前的中国早期文明遗迹,知名度最高的无疑是长江下游的良渚。其实,当我们把目光从“吴头”转向“楚尾”,考古学家会告诉你,大体同时,在长江中游,有一处文明遗址同样值得注意,这就是屈家岭,按考古学教科书的说法,是长江中游最为兴...
关键词:新石器时代文化 中国早期文明 长江中游 良渚 长江下游 考古学 教科书 知名度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要遗址石筛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陕西画报》2023年第11期60-61,共2页杨学理(摄) 
11月29日,石弟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揭牌暨石弟博物馆开馆仪式在榆林神木市举行,这标志着作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重要遗址的石弟遗址考古发掘、研究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果。石弟遗址是研究中国早期文明和国家起源非常重要的实证,为理解中华...
关键词: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 中国早期文明 考古发掘 中华文明起源 开馆仪式 阶段性成果 多元一体格局 
超越方法论民族主义:从李济中国早期文明研究反观亚欧民族学问题
《西北民族研究》2023年第3期26-39,共14页李如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华人穆斯林研究”(编号:18CMZ015)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50年代末,李济重启古史辨时期的中国上古史重建工作,围绕中国早期文明的起源与性质等问题展开讨论。他在自然史进程中架构了中国文明的基本格局,规避了在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史学问题意识影响下中国整体论述的部分困境。经由其学生...
关键词:李济 中国早期文明 亚欧民族学问题 
中国早期文明是内生性演进
《历史评论》2023年第3期98-99,共2页曹建墩 岳晓峰 
所谓内生性演进,是指在文明的母体中独立起源,并以自己为主体发展演进,具有自己的演进路径和文明化进程,其演进是由内部动力和各种因素的矛盾运动推动的,而不是依赖外部力量完成自己的文明化进程。中国早期文明是文明体“内部”不同地...
关键词:演进路径 发展演进 生业方式 外部力量 文明体 内部动力 内生性 地理环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