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翠芳

作品数:5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意象思维言说方式鲁迅杂文曲笔迂回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北方文学(中)》《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文学界(理论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变通》的结构美学特征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年第11期196-197,共2页颜翠芳 
残雪的小说表面结构模糊,与深层结构联系隐蔽,难以掌握。本文正是通过对《变通》的相关解读试图发现残雪小说的结构美学特征,并从文本的叙述特征、象征意象以及独特的梦境结构来具体阐述其独特意境,感受作者"灵魂的探讨"。
关键词:残雪 结构 叙述 意象 梦境 
绝望韧战的人生写照——重读鲁迅的《过客》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年第8期37-38,共2页颜翠芳 
《过客》以一个短剧的样式,舞台般的演示了鲁迅有关生命哲学的思考。其中三个人代表了三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既有相互对比,也有步步升级。过客的意志遭受到女孩与老翁的不断试探,内心呈现挣扎的痕迹,经历对各种微妙复杂情感的处理,过客的...
关键词:过客 反抗绝望 生命哲学 
《夏洛的网》文本结构分析
《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第7期113-113,115,共2页颜翠芳 
儿童文学的文本实际上是由语音、语象、意味三大层面构成的艺术结构系统。语音层、语象层、意味层共同组成了具有纵向联系的文本构造模式。《夏洛的网》在语音、语象、意味层面上分别负载了不同的审美效果,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作用,共...
关键词:文本结构 语音层 语象层 意味层 
由山东梆子《墙头记》看戏曲的寓教于乐功能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年第2期172-,174,共2页王建增 颜翠芳 
寓教于乐的文艺观要求文艺作品实现思想和艺术的和谐统一,由蒲松龄的俚曲作品改编而成的山东梆子《墙头记》即是如此。本文通过对此剧作思想内涵和艺术特征的分析,阐释戏曲的寓教于乐作用。
关键词:山东梆子 《墙头记》 戏曲 寓教于乐 
张爱玲小说技巧的现代性探寻
《北方文学(中)》2012年第1期13-14,共2页颜翠芳 王建增 
张爱玲创作上呈现出鲜明的现代主义特征。其文学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现代主义技巧的运用,如意象化叙述、心理分析手法、异化、对照等,这部分技巧对张爱玲写作风格的形成有着突出的作用。
关键词:张爱玲 写作技巧 现代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