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利清

作品数:37被引量:13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匈奴南匈奴汉化习俗铜镜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轻工技术与工程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文化研究》《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文史哲》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匈奴“近幸臣妾从死者”丧葬习俗探究被引量:1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98-103,共6页马利清 
中国人民大学“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项目经费资助
《史记》《汉书》等文献中关于匈奴丧葬习俗的记载简略,不同时期基于考古材料与文献记载相比对而得出的结论难免片面。关于匈奴“近幸臣妾从死者”葬俗的记述,学界以往的研究多局限在单个墓葬方面,认为“从死”体现为割发代首的“发殉...
关键词:匈奴人 匈奴丧葬习俗 从死者 从葬墓 发殉 
宋代科举社会的乡村形态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1期218-218,共1页马利清 
亿田刘氏是唐末五代动荡环境下因官留居吉州的中下级官员在当地乡村发展成为中小地主的代表。这些从社会中下层平民家族中走出的科举及第者,乘着士人地位在五代时期的短暂下降及宋初的迅速提升,以及宋代科举录取人数增加的时风,跻身于...
关键词:录取人数 唐末五代 精英阶层 社会中下层 五代时期 宋代科举 时风 
宋代科举社会的乡村形态——吉水亿田刘氏家族举业的个案研究被引量:1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122-131,共10页马利清 
吉水亿田是宋代文化发达的江西中部的一个山村,其时人口当不满百人,却随着北宋皇祐元年刘良肱进士及第而开启了一个家族三代内多人举业成功的历史。将亿田刘氏家族举业成功的事实嵌入中国历史在唐宋之际的深层转型,可以发掘出其特定的...
关键词:科举社会 乡村形态 宋代 庐陵文化 
《通湖山摩崖石刻》与南、北匈奴关系考被引量:4
《中州学刊》2019年第9期125-131,共7页马利清 
《通湖山摩崖石刻》因字迹漫漶不清,其年代和性质一直争议不决,对照文献,可以排除其为纪念"东汉王朝与南匈奴联合攻打北匈奴的历史事件"或纪念"公元107-117年间以逢侯为首的北匈奴与西域诸国共同寇边引发的汉匈之战或公元134-151年东汉...
关键词:通湖山 摩崖石刻 南匈奴 北匈奴 
论汉代酒器的随葬礼仪传统——从考古发现的西汉海昏侯墓酒器库说起被引量:1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120-125,共6页马利清 
中国人民大学"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资助
长期以来,学界对墓葬随葬品内涵的解读似乎一直停留在最直接、浅显的表征上,认为无论地上地下,物质的属性和功能都是为了满足人生前死后同样的需求,因此往往将随葬器物与墓主人的品性、经历和喜好等直接钩联,完全不顾及属性完全相悖的...
关键词:汉代 海昏侯墓 汉代酒器 随葬礼仪 
吉水亿田发现刘恕书《宋故彭氏夫人墓志》初步研究被引量:1
《南方文物》2018年第2期281-284,247,共5页马利清 刘后魁 
中国人民大学"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项目资助
《宋故彭氏夫人墓志》是保存于江西省吉水县螺田镇亿田村刘氏宗祠中的一通宋代先祖墓志。据族谱记载,该祠堂改建于明朝末年,于2016年坍毁。墓志放置于三进祠堂的后室。墓志主人的后裔生活在这个村落已逾千年,始终繁衍生息在这片土地...
关键词:墓志 宋代 刘恕 明朝末年 宗族观念 文化形态 吉水县 江西省 
纪功刻石的文本传统与《任尚碑》反映的“历史事实”被引量:11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7年第1期11-20,共10页马利清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出土汉唐政务文书汇释及研究”(11XNI010)
发现于新疆哈密巴里坤县的东汉边塞纪功碑《任尚碑》是目前已知最早的边塞纪功碑的实物。纪功刻石作为最早形成的碑刻类型之一,在东汉中期逐渐形成为一个特殊的历史叙事载体。《任尚碑》的出现,标志着边塞纪功刻石突破封禅祭祀礼仪而向...
关键词:任尚碑 纪功刻石 文本传统 历史事实 
追寻汉常山郡元氏故城
《黄河.黄土.黄种人》2016年第6X期39-41,共3页马利清 
<正>2015年年初,笔者见到《常山郡元氏故城南程墓地》~[1]考古发掘报告。这个报告由科学出版社于2014年12月出版,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资深学者张春长研究员和青年学者魏曙光主持了发掘并完成了报告的撰写。整书装订中规中矩、朴实无...
关键词:元氏 考古发掘 城南 资深学者 考古工作者 汉墓 县级城市 砖室墓 北通 共同家园 
匈奴与拓跋鲜卑毁镜习俗之比较研究被引量:6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6期140-145,共6页马利清 
中国人民大学"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的资助
"毁镜"是匈奴和拓跋鲜卑共有的一种特殊的丧葬习俗。这种现象在拓跋鲜卑的早期和晚期建立北魏政权后都几乎不见;除了拓跋鲜卑,亦未见于鲜卑的其他部族,且只盛行于大约公元2世纪下半叶到3世纪上半叶这一特定时段,而这一时期恰恰是拓跋鲜...
关键词:匈奴 拓跋鲜卑 毁镜 毁器 
包头张龙圪旦一号墓的族属及部分南匈奴墓葬辨析被引量:5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6期137-143,共7页马利清 
汉代,南匈奴聚居在黄河中上游地区包括内蒙古、山西、陕西、青海等地。内蒙古中南部曾经是匈奴人活动的主要范围,头曼单于、冒顿单于一度在此建立幕南王庭,虽屡被蒙恬和汉武帝击退北返,但两汉时期匈奴人在此的活动并未绝迹。武帝时期浑...
关键词:张龙圪旦墓地 墓主人族属 南匈奴 汉化 幕南王庭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