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科举

作品数:106被引量:9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诸葛忆兵周兴禄祝尚书方笑一许结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河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宋代书判拔萃科的制度文化与文学效应——以余靖为个案的考察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73-83,共11页梁燕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宋代进卷与文章学研究”(项目批准号:24CZW039)的阶段性成果。
宋代书判拔萃科以判文取士,但其性质经历了从吏部科目选到制科的变化,因此考校程序增多,数量要求也有所提升。在此情形下,一批组文形式的书判进卷相继出现。天圣八年中选者余靖所作进卷是其中唯一留存至今的作品。这组文章力求辞藻与事...
关键词:宋代科举 书判拔萃科 书判进卷 判文 余靖 
进所业于朝:宋代进卷的源流与传播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2期23-31,共9页张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北宋中后期学校制度变革与文学研究”(23CZW018)。
从制度发展史的角度看,宋代进卷应当渊源自唐代科举考前所纳“公卷”,而非私下呈递的行卷,宋人一般将这种进卷行为称为“进所业”。在宋代科举兴盛的背景下,进卷被应用于制科、馆职、学官试、词科试中,成为宋代官员选任的重要环节。宋...
关键词:进所业 进卷 公卷 宋代科举 
从东阳历代进士榜管窥唐宋科举之变迁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5年第5期142-145,共4页卢晨 韦倩莹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始于隋,兴于唐,在宋代获得了更进一步的细化完善。可以说,唐宋时期经济、政治、科技等方面的长足发展,都与科举制度息息相关。文章拟通过东阳历代进士榜,管窥唐宋时期科举之差异对天下学...
关键词:东阳进士 唐代科举 宋代科举 重文 
论宋代科举闻喜宴探花书写及意义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12期30-44,共15页张福清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一般项目(GD20CZW02)。
探花宴在唐代是进士自发的一种醵钱娱乐活动,闻喜宴在宋代则转化为朝廷公办的期集活动。探花既是探花宴、闻喜宴中的一个重要娱乐环节,又指榜中最年少俊俏者。探花在宋代正史中无记载,直到明清正史和地方志才有记录,但在宋元笔记中有大...
关键词:科举 闻喜宴 探花 职事官 进士第三人 喜庆氛围 
宋代的科举考试立法——敕、令、格、式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52-69,共18页龚延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滚动资助重大项目“中国历代登科总录”(03BZS008)。
宋代科举取士重立法。《贡举条制》是科举考试法的总称,其下又有敕、令、格、式等细化管理。科举条制从宋初沿唐制,至真宗朝始制订本朝《科举条制》,由疏而密。科举条制历经仁宗《庆历贡举条制》,神宗《熙宁科举条制》,哲宗朝元祐、元...
关键词:宋代科举 考试法 敕令格式 《贡举条式》 
十年寒窗苦读,但求金榜题名
《中学生博览》2024年第25期18-19,共2页瑶华 
在学校里,流传着不少祈求取得好成绩的“玄学”,比如在宿舍挂一张柯南的海报,寓意“挂科难”(挂柯南);放一束向日葵,代表“考场夺魁”……其实,古人也会这么做。宋代科举考试时,举子之间互相赠送用米粉、桂花、甘草水蒸成的“广寒糕”,...
关键词:甘草水 柯南 广寒糕 宋代科举 向日葵 
宋代科举试论程式化之演进与成因——兼谈科举文体的程式迁移与定型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59-69,共11页林岩 覃若涵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南宋科举、道学与古文之学的成立”(15BZW009)。
宋代科举试论程式化进程始于北宋熙丰年间,而非传统看法中的南宋初年。这一转变与王安石科举改革引经义入科场密切相关。试论程式中的官题与论腰两部分直接源于经义程式,试论的程式化实乃经义程式迁移的结果。而这种迁移最早发生于北宋...
关键词:试论 程式化 经义 科举文体 程式迁移 
苏轼、王安石与宋代科举
《教师博览(中旬刊)》2024年第5期56-57,共2页杨林柯 
我们都知道,科举制创立于隋朝,考试内容以及考试形式,历朝历代都有变化和调整。至于八股文,到明代才出现。宋代时,,科举考试的题目丰富多样,但还没有八股文。可以说,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面推行科举取士的王朝,也是科举制度得以完...
关键词:八股文 科举取士 录取人数 科举考试 科举制度 王安石 苏轼 宋代科举 
“以文取位”与“永嘉文体”的生成
《文学评论》2023年第6期201-210,共10页李由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历代别集编纂及其文学观念研究”(21&ZD25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永嘉文体”主要是陈傅良、叶适、戴溪等永嘉举子在“以文取位”的动机下创作的论体时文。为了突破个人的出身困境以及温州地区的发解困境,他们编集这些作品并上呈达官显宦,在士人社会中传播,谋求知遇和声名,从而获得官僚门客的身份,...
关键词:宋代科举 永嘉文体 陈傅良 叶适 
宋辽对峙下的宋真宗朝“河北守城举人”——从宋真宗对河北路士人的科举加恩说起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5期13-21,共9页何天白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五代北宋河北守御问题研究”(22CZS020)。
地域差异促使中国古代士人群体呈现相对多样的面貌。科举制是宋代士人最重要的入仕途径,而宋廷对各地士人的科举政策不尽相同,该情况为考察宋代士人的地域差异性提供了宝贵的切入点。北宋时期,河北路是宋方御辽守国的首要藩屏。宋真宗朝...
关键词:宋代科举 地方士人 河北路 区域史 宋辽战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