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红霞

作品数:29被引量:2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平遥县中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傅青主女科》验案治验医案妇科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医药临床杂志》《临床合理用药》《当代医学》《健康必读(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奇经论治不孕症验案一则
《中医临床研究》2021年第29期113-114,共2页许阿妮 侯红霞 王晟耀 
2019年山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2019ZYYC079)。
中医认为不孕症的病因病机与肾、肝、脾三脏腑受损,引发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失调密切相关。肾-天癸-冲任-胞宫生殖轴是女性生殖调节的核心。肾气充盛,天癸按期而至,冲任通盛,胞宫定期藏泻,则可正常孕育,另胎之所由系,明于冲任之故...
关键词:医案 奇经 不孕症 
中医治疗不孕症的临床经验与研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2021年第7期246-246,248,共2页许阿妮 侯红霞 王晟耀 梁云云 
“两期八法”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诱发不孕症的临床研究,课题编号:2019ZYYC079
随着中医临床治疗方法的不断发展,在不孕症治疗方面效果显著。利用中医实施治疗与单用西药相比具备较高的质量安全性。中医能够有效实现患者机体功能调理,从根本上实现不孕症的治疗。在中医治疗当中针灸、汤药、按摩等治疗效果均比较理...
关键词:不孕症 中医治疗 临床经验 
王金亮崩漏辨治规律浅析被引量:4
《中医临床研究》2018年第6期32-34,共3页侯红霞 王金亮 
王金亮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省平遥县道虎壁王氏妇科第28代传人,全国首批基层名老中医之一,业医4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对崩漏的治疗强调分标本,辨虚实,崩者症重而固气为先,漏下症缓则补虚清热祛瘀而治;重视脏腑辨证,分期论治,...
关键词:王氏妇科 王金亮 崩漏 经验 
王金亮应用《傅青主女科》方验案举隅被引量:4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年第11期1838-1839,共2页侯红霞 王金亮 许阿妮 
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国中医药办人教发(2015)25号
吾师王金亮系全国中医妇科十大流派之一——三晋王氏妇科,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西省平遥县道虎壁王氏妇科第28代传人,临证四十余载,善用傅氏女科方治疗妇科病,吾随师多年,现将临床常用方举验案三则加以说明。
关键词:王氏妇科 王金亮 傅青主女科 验案 
浅谈生姜的临床应用
《健康必读(下)》2011年第8期418-418,413,共2页侯兆明 王金亮 侯红霞 
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春秋时,孔子就主张:“每食不撤姜。”意思是说,一年四季人们每天都应该吃姜。据说孔子就有每天饭后嚼姜数片的习惯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春秋时,孔子就主张:“每食不撒姜。”...
关键词:生姜 临床应用 调味品 孔子 生活 习惯 饭后 
临证误辨得失三则
《山东中医杂志》2011年第5期353-353,共1页侯红霞 
医者繁难,难在识证,此言不谬。辨证迷惑,则施治难以遣方用药。如果辨证精准,立法遣方虽有不中,也差不远也。可见辨证是中医治病的关键。临床疗效也常以辨证论得失。
关键词:误诊误辨 失诊误诊 临床体会 
浅谈木香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年第3期200-200,共1页王树林 王金亮 侯红霞 
木香辛苦而温,入脾、大肠、三焦经,功能行气止痛、疏肝开郁、和胃健脾消食等,擅长于行肠胃滞气,凡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胸腹胀满、呕吐泻痢等病证用之多效。 木香临床应用广泛,若用于和胃止呕常与砂仁配合,用于行气止痛多与陈皮、甘草...
关键词:临床应用 木香 行气止痛 健脾消食 和胃止呕 甘草配伍 消化不良 食欲减退 
龙骨牡蛎在妇科临床应用体会
《健康必读(下)》2011年第2期39-39,共1页王树林 王金亮 侯红霞 
龙骨性味甘平,人心肝经,功能平肝潜阳,镇静安神,收敛固涩。牡蛎性味咸平,入肝肾经,功能平肝潜阳,软坚化结,二药功能相似,临症大多相须为用。被古代多种本草书籍记为上品;实为众多药对中的一对珠玑。龙牡在妇科应用广泛,经、...
关键词:龙骨牡蛎 临床应用 妇科 平肝潜阳 镇静安神 收敛固涩 软坚化结 功能相似 
临症处方用药加减不当3例辨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第6期53-53,共1页李元忠 王金亮 侯红霞 
1病例资料1.1外感表虚证患者,女,47岁,2005年11月6日初诊,自诉患外感10d余,始以发热,体温38.7℃,曾服扑热息痛好转,热势虽退,但仍恶风汗出不止,
关键词:临症 处方 加减不当 
人参的配伍应用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1年第1期65-66,共2页王树林 王金亮 侯红霞 
人参甘补、苦泄,补而不腻,长于大补元气,古今推之,补气之功冠群草。归脾肺经而善补脾肺之气,人心经可补心气,可使五脏六腑之气皆旺,临床常用于补气,善补而用于纯虚之证,以大补急救最为实用,为温补,滋补,急补,缓补之佳品,...
关键词:人参 应用 配伍 大补元气 五脏六腑 历代医家 补心气 补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