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华

作品数:16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伦理情态新媒介时代主观焦虑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文学界(理论版)》《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天府新论》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援佛入儒”:缔造文化传播的新格局——传播视野下的梁漱溟思想研究
《学术交流》2015年第7期55-59,共5页冉华 
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创新基金资助项目"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知识分子角色研究"(2013CXB014);陕西师范大学院级课题"媒介文化语境下媒介知识分子研究"
梁漱溟面对西方高势能文化的优势扩散,积极思考,准确应对,引介印度哲学,运用唯识学的方法,身体力行地"援佛入儒"。纵向加入"南来"的印度哲学建构而成的三大路向学说,突破了"东西"横向对立的思考困局,创设了新的时代命题,缔造了"中国中...
关键词:梁漱溟 新儒家 援佛入儒 文化传播 跨文化传播 
传播视阈中的代际关系梳理与伦理主体重构被引量:1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159-163,共5页冉华 
陕西师范大学院级课题"媒介文化语境下媒介知识分子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创新基金资助"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知识分子角色研究"
俗语"富不过三代"表征着当代社会和公民恐惧财富流失的心态,占据社会资源的亲代对新近获得话语权的子代过度担忧;而在媒介传播时代,当代公民主体建构与媒介工具使用密切联系在一起,人具有着工具的替代属性,媒介工具也有了人的代际属性...
关键词:传播视阈 代际关系梳理 伦理主体重构 世俗理性 工具理性 
主观作家的被动写作——余华《第七天》创作心理探析被引量:1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2期54-57,共4页冉华 李聃 
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创新基金资助"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知识分子角色研究"(2013CXB014)
余华新作《第七天》以第一人称(死者)的冷眼旁观叙事跨越了生与死的界限,对主人公死后七天生活进行了淋漓尽致的铺陈,通过把生前与死后两个世界一体化、一致化,映射现实,针砭时弊,显示了作家直面现实的写作姿态和关注人伦关系的伦理意...
关键词:余华 《第七天》 现实 虚拟 主动心态 被动状态 
媒介文化语境下媒介知识分子研究被引量:1
《天府新论》2015年第1期125-131,共7页冉华 
陕西师范大学院级课题"媒介文化语境下媒介知识分子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创新基金项目"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知识分子角色研究"(项目编号:2013CXB014)资助
随着媒介工具和媒介功能的日益突出,传统知识分子的影响日渐式微,两者之间的互动越发频繁、关系日益密切,媒介的功能价值与知识分子的品格常常被拿来进行比对研究。在媒介文化语境之下,媒介动力是宏观的系统思考,知识分子动力是"媒介与...
关键词:媒介动力 知识分子 动力哲学 “良媒” 
文学的趋势 批评的动力——评晏杰雄《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研究》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2期67-69,共3页冉华 
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创新基金资助项目"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知识分子角色研究"(编号:2013CXB014)
作为中华文学基金会2013年度"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之一,青年批评家晏杰雄的专著《新世纪长篇小说文体研究》最近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作者将宏观把握与作品细读相结合,为当下文学创作提供了一部史料性与前瞻性兼具的理论文本。作者指出,...
关键词:中华文学基金会 长篇小说 文体研究 批评家 作家出版社 21世纪 宏观把握 理论文本 
网络流行语与新媒介时代的诗歌创造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14年第4期92-96,共5页冉华 
陕西师范大学院级课题"媒介文化语境下媒介知识分子研究";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创新基金项目"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知识分子角色研究"(项目编号:2013CXB014)阶段性成果
由民众自觉爆发的强大的语言创造力是当代诗歌写作强大的原动力。除了网络流行语是当代创造性精神、现实寓意、诗性意识的具体表彰之外,作为热词的它们也会依靠正面的价值取向而传播当下的热能,这既可以消解媒介工具的冰冷,又能刺激诗歌...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媒介时代 诗歌 创造 
浅论“女汉子”的文化语义与传播学价值被引量:2
《新闻世界》2014年第4期282-283,共2页王帆 冉华 
陕西师范大学院级课题研究成果;课题名称:媒介文化语境下媒介知识分子研究
网络热词"女汉子"是在自媒体时代和传播娱乐化倾向日趋明显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产生的。它标志着女性意识在新兴的媒介时代的再次觉醒,具有深刻的文化语义和传播学意义。本文从分析当下的社会心态出发,发现其中暗含态度的积极表态,既彰...
关键词:“女汉子” 网络热词 文化语义 传播学价值 
媒介观念之于传播伦理的影响问题研究被引量:2
《云南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184-187,共4页冉华 
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创新基金资助"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知识分子角色研究"(项目号:2013CXB014)的阶段性成果
站在俗世的角度还原当代传播语境中的媒介观念,从媒体"做媒"的意识来查看媒介观念之于传播伦理的影响及相互关系问题,便可以看出当下传播世界的困境在于,整个大环境总是过度热心关注媒介作为"传播的过程"这一问题,而往往忽视媒介中的日...
关键词:媒介观念 做媒 传播伦理 影响 
论《边城》中“父”的观念与意识被引量:1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84-88,92,共5页冉华 魏巍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13YJC7510061);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创新基金资助(2013CXB014)
从沈从文先生写作《边城》时候"即为人夫将为人父"的生活状态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发现作家在行文中对主人公"翠翠"的父系血亲做了模糊处理,翠翠与其外祖父相依为命,与其母亲同病相怜。作家在减少翠翠父母对她影响的同时,选择其外祖父作为...
关键词:《边城》 父或父权 观念 意识 
《新青年》主将的伦理意识与“五四”知识者的失位问题被引量:1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4期101-106,共6页冉华 
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创新基金"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知识分子角色研究"(2013CXB014)
二十世纪中国的文化历程,自晚清思想与文学的觉醒起始,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勃兴,对中国传统文学与文化的态度之争终于达到高点。可无论在观念上如何取舍,参与新文化运动的《新青年》杂志同人总无法摆脱作为传统继承人的"人子"身份和未...
关键词:《新青年》 同人 伦理 代际意识 知识者 失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