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凡镇

作品数:13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政法学院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犯罪明初重典治吏亲亲相隐制度亲亲相隐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济南职业学院学报》《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魅力中国》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诉讼权利保护问题浅析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9年第3期109-111,共3页刘凡镇 
未成年人犯罪有突发性、贪利性、暴力性、同伙性等特点。基于未成年人犯罪的特殊性,我国设立了未成年人犯罪审判庭,设定了一些专门的诉讼程序,建立了非刑罚处罚制度等,规定了一些特殊的刑事诉讼权利保护机制。但这些司法实践需要进一步...
关键词:未成年人 犯罪 刑事诉讼 权利保护 
试论明初的监察制度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66-69,102,共5页刘凡镇 
2007年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计划项目“中国举报法的法史学分析——以秦汉为视角”(项目编号:S07WZ47)
明朝初年,为了加强对官吏的监督管理,整治日趋严重的官场贪腐,巩固大明王朝的统治,明太祖朱元璋制定了一系列的监督监察制度,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社会效果。
关键词:明初 重典治吏 监察制度 
明初“重典治吏”的思想与制度浅析被引量:2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8年第6期74-76,共3页刘凡镇 
明初承前代之弊,官吏腐败严重。明太祖朱元璋在"重典治吏"思想的指导下,制定了《大明律》《明大诰》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法外用重刑,并建立了较为严密的监察监督制度,对官吏进行了严酷的治理,在惩治贪腐过程中,监察机构相互独立,相互监督...
关键词:明初 重典治吏 思想制度 
亲亲相隐制度及其现代法律价值浅析被引量:3
《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3期56-59,共4页刘凡镇 
亲亲相隐制度,是中国古代法制中存在久远的重要制度,在古代司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依法治国的今天,仍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亲亲相隐制度有它的合理性.从我国传统法制中吸取"亲亲相隐"制度的精华.同时借鉴发达国家法律中关于亲亲相...
关键词:亲亲相隐 现代价值 启示 
新形势下高校提升竞争优势的对策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第2期53-57,60,共6页刘凡镇 
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日趋大众化、国际化和市场化,我国的高等教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生源急剧减少,优质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充,以及全球化竞争的日益加剧。如何走出迷失和趋同的困境,是摆在众多高校面前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对此,我们必...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 特色 高等教育 
新刑事诉讼法特别程序适用问题研究——以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为视角被引量:1
《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105-109,共5页刘凡镇 
2012年3月14日《刑事诉讼法修改草案》的通过,正式确立了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的法律地位,改变了之前于法无据的"尴尬"局面。该制度的实施,虽然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符合恢复性司法的理念;有利于消除标签理论,预防和减少犯罪发生,符...
关键词:新刑事诉讼法 未成年人 附条件不起诉制度 
弱势群体的界定及其犯罪特点分析被引量:1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37-39,共3页刘凡镇 
弱势群体犯罪是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弱势群体的形成是社会分层的结果。弱势群体的特殊地位,决定了此群体的犯罪在犯罪主体、犯错特点、犯罪原因等方面都不同于其他群体。明确界定弱势群体,深层次分析此群体的犯罪特点,对于控...
关键词:弱势群体 界定 犯罪特点 
青少年犯罪原因浅析被引量:1
《经营管理者》2010年第12X期245-245,249,共2页刘凡镇 
青少年犯罪是主客观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因素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青少年自身方面的原因。只有深刻研究分析造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才能采取有效措施预防青少年犯罪。
关键词:青少年 犯罪 原因 
试论曹魏谋反罪株连妇女的范围
《魅力中国》2010年第17期104-105,共2页刘凡镇 
曹魏谋反罪所株连的妇女一般包括犯罪者的母亲、妻子、女儿、姐妹、兄嫂及弟媳。其中妻子连坐重夫妻之实、出嫁女不连坐父母之罪等规定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曹魏统治时期政局动荡、战乱频仍、曹马党争激烈,同时此时期“八议”已正式...
关键词:谋反 株连妇女 范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户籍法律制度改革评析被引量:1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12期45-46,共2页刘凡镇 
中国的户籍法律制度改革,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需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也是我国宪政、法治建设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户籍法律制度的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有许多不足。只有结合中国国情和民情,才能对其作出客观的评价。
关键词:改革开放 户籍制度 改革 评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