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灵昕

作品数:9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品读变型文化价值网络语言语义变异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南昌高专学报》《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哈尔滨学院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从接受修辞学角度浅析电影《归来》对原著的改编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2016年第1期34-37,45,共5页刘灵昕 
现代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文化消费在整个文学活动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作家创作出观念形态上的文学文本,通过改编转化为可供广大观众消费的电影文本,实现文学价值的进一步传播。文本将从接受修辞学的角度入手,研究电影《归来》对原著的改...
关键词:电影 改编 文学 接受修辞 时代语境 
《寒夜》篇名符号的修辞解读——从语篇命名到语篇修辞建构
《闽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107-113,共7页刘灵昕 
在巴金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创作生涯中,《寒夜》是其创作风格转型的成熟之作。"寒夜"作为小说的篇名符号具有特殊的修辞意蕴,本文从"寒夜"的篇名语义出发,运用广义修辞学的相关理论,探析"寒夜"在文本中的修辞意义、在语篇修辞建构中的...
关键词:寒夜 篇名符号 修辞建构 文化阐释 
“义变”型网络语言及其文化价值被引量:3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3期18-21,共4页刘灵昕 郑敏惠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网络语言,作为网络文化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作为人们在网上进行信息交流和信息处理的交际符号,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逐渐为大众所广泛接受。网络语言的形式丰富多样,其中"语义变异"较为复杂,此种类型的网络语言在风...
关键词:网络语言 语义变异 变异途径 文化价值 
浅析巴金小说《春天里的秋天》的叙事艺术被引量:2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4年第2期73-77,共5页刘灵昕 
纵观巴金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创作,《春天里的秋天》可以说是风格最为独特的一篇小说。这篇小说以巴金在泉州的真实见闻为基础创作而成,不仅紧扣时代主题,更是以独特的艺术魅力著称。在这部中篇小说中,巴金通过其独具匠心的叙事艺术,将...
关键词:叙事风格 叙述视角 叙事价值 修辞 隐喻义 
从“无根”的吴汉魂到“寻根”的牟天磊——试论台湾留学生文学中的“文化乡愁”情结
《南昌高专学报》2012年第3期31-33,共3页刘灵昕 
20世纪六十年代,台湾刮起了"留美"的热风,在许多人心中,美国是个先进、文明、富裕、自由的国度,但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置身于其中的复杂滋味。以白先勇、於梨华等为代表的作家创作出许多优秀的留学生文学系列作品,展现了在异域生存的...
关键词:留学生文学 白先勇 於梨华 无根 寻根 
亲情·人情·爱情——品读《边城》人性之美
《哈尔滨学院学报》2012年第7期109-111,共3页刘灵昕 
《边城》是沈从文当之无愧的代表作,它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一幅自然风景优美、民风习俗淳朴的湘西画卷,谱写出一曲人性美的赞歌,让人们从中看到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且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文章从亲情、人情、爱情三方面入手,品读...
关键词:自然之美 人性之美 人生形式 
《世说新语》中的人文精神探析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49-52,共4页刘灵昕 阮礼义 
魏晋风度是特定历史时期的独特文化现象,《世说新语》是一部魏晋风度的故事集。1 000多则丰满鲜活的故事,刻画出众多魏晋人物的形象,无论是士族大夫,还是垂髻幼子,都个性十足,彰显出强烈的人文价值。在其中可看到魏晋人的觉醒,虽然这样...
关键词:《世说新语》 魏晋风度 隐士精神 生命意识 
以酒抒情 借酒言志——品读李白的《将进酒》被引量:2
《南昌高专学报》2011年第3期43-44,47,共3页刘灵昕 
李白是中国古代盛唐时期的一位伟大诗人,他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歌,世代相传,经受住了时间大浪的洗淘,流传至今。李白的诗中常常看到"酒"的影子,以酒抒情、借酒言志是李白诗歌的独特情趣,《将进酒》为其中的典型代表,从这首诗中我们...
关键词:将进酒 李白  诗情 
大众文化的效应、价值及转化被引量:1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59-61,共3页刘灵昕 
随着信息传播全球化的发展,文化传播在多元并存的张力作用下逐渐形成了新的意识形态,即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和大众传媒对民众生活的日益渗透,使大众文化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关键词:大众文化 精英文化 文化比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