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柏川

作品数:11被引量:1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清史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使团中俄关系中俄贸易中俄清朝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历史档案》《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清史研究》《史学月刊》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18世纪中期中俄关于黑龙江通航及阿睦尔撒纳等逃人问题的交涉——以勃拉季谢夫使团来华为主线
《清史研究》2024年第3期107-120,共14页叶柏川 师佳琪 
18世纪上半叶,俄国政府多次组织对西伯利亚东北和北太平洋地区的考察,对黑龙江的兴趣与日俱增,遂于1756—1757年派勃拉季谢夫使团来华交涉通航问题。勃拉季谢夫使团来华,正值清朝平准战争的关键节点,准部首领阿睦尔撒纳及汗哈屯乌梁海...
关键词:清代 中俄关系 黑龙江 通航 阿睦尔撒纳 
近三十年来清代中俄政治外交问题研究述评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5期95-106,共12页叶柏川 于白昆 
中俄关系是清朝时期重要的双边关系。现实中两国间的很多问题,都要从清朝追根溯源,尤其是两国领土边界奠定于清朝时期。受时代背景影响,包括领土边界在内的政治外交问题历来是清代中俄关系史研究的重点。1991年苏联解体之后,中俄致力于...
关键词:清代 中俄关系 领土边界 外交关系 
近三十年来早期中俄东段边界研究的新进展被引量:2
《清史研究》2021年第1期125-135,共11页叶柏川 
1991年苏联解体后,两国共同边界几乎全部集中于东段,长约4200公里。12004年10月,中俄签署《中俄关于两国边界东段的补充协定》,就东段边界争议地区达成最后协议。中俄划界虽已尘埃落定,但两国学者的学术之争并未完结。事实上,双方对于...
关键词:补充协定 共同边界 学术之争 中俄划界 边界问题 边界争议地区 主流观点 
17-18世纪俄国来华使臣眼中的北京城被引量:1
《历史档案》2014年第4期81-88,共8页叶柏川 
19世纪中叶以前,中俄两国重大问题的交涉,皆由俄国派遣使团来华协商解决,其中以17—18世纪使团来华最为频繁。在此期间,有十几个俄国使团访问过中国都城北京。俄国来华使团成员以不同形式记录了他们眼中的北京城,这些珍贵的历史档案,在...
关键词:中俄关系 俄国来华使团 文化差异 
17—18世纪清朝理藩院对中俄贸易的监督与管理被引量:5
《清史研究》2012年第1期47-57,共11页叶柏川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清代中西;中日文化关系史研究--以语言的交流互动为中心"(项目号08JJD770090)的阶段性成果
在理藩院处理的对外事务中,中俄交往占有重要地位,其中包括对中俄贸易的监督与管理。中俄贸易问题不仅与两国间的边界、逃人和准噶尔问题密切相关,还涉及到清政府对喀尔喀蒙古的逐步控制等一系列政治问题,这些都体现在理藩院对中俄贸易...
关键词:理藩院 中俄贸易 喀尔喀 准噶尔 
戈洛夫金使团来华考论被引量:3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年第4期84-94,共11页叶柏川 
本文认为嘉庆十年出使中国的戈洛夫金使团,是清代中俄关系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外交出使活动。此次出使反映了19世纪初俄国在对华贸易中的新诉求、对两国争议土地划界的态度以及清廷对两国关系的认识等问题。
关键词:中俄关系 戈洛夫金使团 礼仪之争 边境贸易 
早期俄国来华商路考察被引量:3
《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6期247-250,共4页叶柏川 
早期俄国来华商路的变迁是早期中俄关系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俄国各类来华人员在不同时期分别开辟了西、东、中三条进入中国的通道,它们相继成为当时最重要的中俄商路。早期俄国来华商路不仅活跃了中俄贸易,并且在客观上促进了西伯...
关键词:中俄关系 商路 使团 
俄国早期对华贸易中的贸易垄断政策被引量:1
《史学月刊》2009年第3期39-45,52,共8页叶柏川 
官私之争是早期俄国对华贸易中的一个突出现象。俄国在发展对华贸易中,官方贸易始终遭遇到私商的激烈竞争,政府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积极发展以京师贸易为标志的官方贸易,并试图强行垄断对华贸易。但是,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受僵化滞后的...
关键词:中俄贸易 官私之争 垄断政策 
俄罗斯清史研究概述
《清史研究》2007年第4期107-111,共5页叶柏川 
述及海外清史研究,当前学者更多关注的是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清史研究成果,而很少提及俄罗斯的清史研究。俄罗斯清史研究,从研究年代上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是帝俄时期的研究,二是苏联时期以至当代的研究。由于中俄在这两个时期都存...
关键词:清史研究 俄罗斯 研究成果 苏联时期 两国关系 
俄清关系的历史文化特点
《清史研究》2004年第3期121-124,共4页В.С.米亚斯尼科夫 叶柏川 
关键词:清朝 俄罗斯 外交关系 文化交流 《尼布楚条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