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嘉莹

作品数:9被引量:45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来华留学生国家形象一带一路自我构建中国国家形象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对外传播》《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电视》《山东社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华旅居者的对外传播作用被引量:1
《对外传播》2018年第5期14-16,共3页哈嘉莹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以来,该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由于该倡议横跨欧亚非60多个国家,范围极为广泛,沿线国家具有四大文明、上百种语言,各国社会制度不同,经济发展阶段不同,对倡议的解读难...
关键词:国家 传播作用 沿线 经济发展阶段 对外传播工作 国际社会 四大文明 社会制度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中国形象认知研究——基于物质文化的调查分析被引量:7
《对外传播》2017年第7期52-55,共4页哈嘉莹 尚晓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协同创新项目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201504YY003B
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数量明显增长,“2015年,在生源排名前15的来源国中,除了韩国、美国、日本、法国、德国五个国家,其他国家均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16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
关键词:中国形象 来华留学生 国家 物质文化 认知研究 沿线 中共中央办公厅 调查 
突破“刻板印象”:纪录片建构国家形象的重要功能被引量:8
《中国电视》2015年第5期72-77,共6页哈嘉莹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批准号:14YB21〉
多年来,尽管中国一直在努力地建构国家形象,提升传播实力,但不可否认,中国海外形象的建构与传播,与中国自身的发展始终不完全对位。由于意识形态与文化背景上的差异,海外传媒所展示的中国形象,往往带有先入为主的偏见,将中国形象妖魔化...
关键词:纪录片创作 刻板印象 刻板化 纪录电影 中国纪录片 战争题材 霍夫兰 电影眼睛 英国《卫报》 新闻报道 
语言的国际传播与构建国家形象——基于主体认知的分析视角被引量:5
《山东社会科学》2013年第5期118-122,共5页哈嘉莹 
国家形象的形成最终取决于认知主体的主观认知、态度与评价。寻求能够影响主体认知的传播方式是一国对外构建国家形象的重要前提。作为构建国家形象的重要途径之一,语言的国际传播超越了语言自身价值而实现了国家利益。这一视角为汉语...
关键词:语言 国际传播 主体认知 国家形象 
来华留学生与中国国家形象的自我构建被引量:17
《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11期152-157,共6页哈嘉莹 
三十年来,中国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然而,中国在世界上的国家形象是滞后于现实发展的,中国进入了一个需要自我构建国家形象的时代。在国际传播话语权仍为西方主流国家所掌控的局面下,中国仍是一个国际传播力弱的国家。拓宽...
关键词:来华留学生 国家形象 自我构建 
生态伦理意义上的庄子自然人本精神
《河北学刊》2005年第4期116-119,共4页哈嘉莹 
“生态伦理”主要思考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关系。它起源于现代工业文明对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破坏及其引发的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庄子的自然人本精神是以尊重生命、追求人的自然本性为主要特征,它产生于中国古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
关键词:生态伦理 自然人本精神 人与自然相融 
试论唐宋词中女性形象特征被引量:3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32-37,共6页哈嘉莹 
词与诗相比,更具备几分阴柔气质,这与词中大量的女性形象描写是分不开的。男女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是不同的。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以男性视角出之,与男性自身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而女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更多的是女性的自身写照。男女...
关键词:男性词人 女性词人 唐宋词 女性形象 
论王维的禅意诗被引量:3
《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12期34-37,29,共5页哈嘉莹 
自禅宗思想流行以后 ,很多人都把做诗与参禅紧密地联系起来。禅对诗的影响 ,首先是禅对人的影响。作为一种中国化的佛教 ,禅宗悟道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都是对印度佛教烦琐经义的背叛。在中国 ,禅宗开始走向简易平实的现实人生。中国知...
关键词:禅宗 佛教中国化 生存方式 士大夫 禅意诗 
《庄子》的自然人本精神对中国文人的影响被引量:1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5期26-30,107,共6页哈嘉莹 
庄子思想是一种看重人的自然本性,关怀作为个体的人的生命及精神的本体论学说。因而《庄子》一书,基本上就是一部充满自然人本精神的哲学著作。它基于对乱世生命的忧患意识,抛弃了一切社会性功利是非而注重自然人本精神。这种精神不...
关键词:《庄子》 自然人本精神 中国文人 中国文艺思想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