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玲芬

作品数:17被引量:16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兰州城市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城市重金属积累水资源管理节水型社会可持续发展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甘肃高师学报》《环境科学》《开发研究》《干旱气象》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地方层面区域协调发展的动因与路径——以甘肃省为例被引量:2
《甘肃社会科学》2022年第3期229-236,共8页康玲芬 胡浩 
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甘肃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YB087);甘肃省软科学专项“区域协调发展视角下推动甘肃高质量发展的机制、路径与对策研究”(20CX4ZA086)。
在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深入实施的背景下,地方层面的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研究越来越显现出必要性。甘肃区域协调发展的建设和发展因其地形、地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的地区差异而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通过甘肃省域尺度的...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 动因 驱动机制 地方层面 
基于ESRE系统评价的甘肃区域协调发展时空分析被引量:2
《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21年第6期111-121,M0009,共12页胡浩 康玲芬 尚雪英 李琛 
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甘肃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YB087)、“甘肃省城镇化质量与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YB096);甘肃省软科学重点项目“区域协调发展视角下推动甘肃高质量发展的机制、路径与对策研究”(20CX4ZA086)。
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国家统筹东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宏观战略,也是各地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强劲引擎。由于地形地貌、资源环境和发展基础等不同,甘肃省的地区发展差异和区域协调发展一直具有很强的代表性。本文基于ESRE评价...
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 时空分析 子系统 甘肃 
甘肃省城镇化质量时空差异分析
《甘肃科技纵横》2021年第11期71-75,共5页尚雪英 康玲芬 杨继伟 
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甘肃省城镇化质量与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项目编号:YB096);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甘肃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项目编号:YB087);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甘肃省科技创新要素有效配置的模式及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1CX6ZA102)。
城镇化质量是建立新型城镇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和支撑体系,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建设。此外,《甘肃城镇体系规划(2013—2030年)》中指出甘肃省各地区城镇...
关键词:甘肃省 城镇化质量 时空差异 
丝绸之路经济带甘肃段旅游入境流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2
《甘肃科技纵横》2021年第7期101-105,123,共6页尚雪英 康玲芬 
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甘肃省城镇化质量与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项目编号:YB096);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甘肃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研究”(项目编号:YB087)。
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本论述基于2005~2017年甘肃省入境旅游数据,以甘肃省14个地级市(州)为区域研究单元,对甘肃省与丝绸之路西北地区沿线其余几省内各地州市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近13年来甘肃省入境旅游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 地理集中指数 变异系数 时空分布 甘肃 
中国大陆型冰川和海洋型冰川变化比较分析——以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和玉龙雪山白水河1号冰川为例被引量:13
《干旱区研究》2018年第1期12-19,共8页李开明 陈世峰 康玲芬 李忠勤 李生德 文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61014);兰州城市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LZCU-BS2013-06);兰州城市学院第四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资助
以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和玉龙雪山白水河1号冰川为例,比较分析了全球变暖背景下中国大陆型冰川和海洋型冰川自20世纪中期以来的变化。结果表明:物质平衡亏损、平衡线高度上升、活动层温度升高、厚度减薄、运动速度降低、末端退缩...
关键词:冰川变化 大陆型冰川 海洋型冰川 物质平衡 冰川厚度 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 玉龙雪山白水河1号冰川 
城市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协调发展研究——以兰州市为例被引量:10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168-172,共5页康玲芬 李明涛 李开明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资助(41661014);兰州城市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LZCU-BS2015-10)
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构建城市复合系统的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模糊隶属度函数等方法建立城市复合系统协调发展评价模型。以西北...
关键词:生态—经济—社会复合系统 隶属度函数 综合发展水平 协调发展模型 兰州 
城市水资源污染管理及其应对策略被引量:5
《甘肃社会科学》2016年第2期242-245,共4页康玲芬 李开明 李明涛 
甘肃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1006ZCRA137);兰州城市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LZCU-BS2013-06)
水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城市地区强烈的人类活动、高密度的人口特征和复杂的人工环境要素致使城市水循环不仅包括供水、排水、污水收集与管理等人工行为,而且水循环中含有更多人类活动排放的污染物,对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健...
关键词:城市 水循环 水污染 水资源管理 
“两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实证研究被引量:3
《开发研究》2014年第6期87-90,共4页康玲芬 李开明 王翠云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两型社会’理论及其在兰州市的实践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006ZCRA137);甘肃省高等学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城市土壤中重金属积累及其化学形态分布的影响"(项目编号1011-01);2010年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兰州市生态城市建设模式及对策研究"的支持
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简称"两型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新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两型社会"的构建,是对社会和谐、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商业流通、生产制造等行为的约束过程。本文...
关键词:两型社会 评价指标 设计原则 
两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概念模型研究被引量:1
《甘肃高师学报》2011年第6期12-13,88,共3页赵有翼 刘子江 康玲芬 岳斌 
当前,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实现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已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但由于两型社会提出时间较短,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均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本研究通过简化的内生增长模型对两型社会的可持续发...
关键词: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 可持续发展 模型 
资源节约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研究被引量:1
《甘肃社会科学》2011年第6期61-63,共3页康玲芬 赵有翼 王翠云 
甘肃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006ZCRA137);2010年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是缓解资源供需矛盾,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实现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途径。构建科学合理的资源节约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是资源节约型城市建设的基础工作。本文提出了四层次(含3...
关键词:资源节约型城市 指标体系 评价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