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泓泉

作品数:14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内蒙古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北宋前期北宋前期词柳永词刘辰翁招魂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甘肃社会科学》《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论系统视角下写作主体的优化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1期83-87,共5页廖泓泉 
在写作系统中,文本是作者思想道德、精神、理念、情感、知识、才华物化的产物、载体,写作主体即作者是最为能动和多变的核心要素。优化写作系统,首先要优化作者的思想、写作心态、能力等方面的要素,从接受理论而言,"精确定点"和多义性...
关键词:系统 写作主体 优化 
北宋初期词坛沉寂的政治原因探析被引量:1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14年第4期100-102,共3页廖泓泉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之一;基金编号:09XZW008
北宋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六十二年间,词人和作品数量非常稀少。词坛寥寥沉寂的政治原因有三:一是宋初军政形势未提供词得以发展的良性土壤;二是宋初君主为社稷自重,尚且俭约而戒备女色享乐;三是宋初台谏的监督相对限制了君主权力、自由...
关键词:北宋初期 词坛沉寂 政治原因 
论北宋前期词的地域性特点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35-39,共5页廖泓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诗词关系与词体演进"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09XZW008
北宋前期词在发展中深受地域文化因素的影响,表现出地域性不平衡的特点。北宋前三朝政治环境中对南方士人的歧视排斥,限制了南方词人的成长,词坛一度消沉萎顿。真宗后期和仁宗朝词坛开始勃兴,则与南方士子精英大量进入北宋政权和文坛密...
关键词:北宋前期  地域 
略论北宋前期词的重要性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4期42-46,共5页廖泓泉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09XZW008)阶段性成果
北宋前期词处于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第一是北宋前期词的主体性明显增强,在多样化的题材中都有所体现。第二是在前期词人佐欢娱乐的词学观念中,诗词"其间作用,理且一焉"的创作观念和崇雅的词学审美理想出现,...
关键词:北宋前期  重要性 
简论柳永词的结构模式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8年第3期58-60,共3页廖泓泉 
柳词的结构模式独具特色,被前人标举为"屯田家法"或者"柳氏家法"。具体可以分为"上片布景,下片说情"式、"惯用结构"模式、复杂化的多层结构、叙事式等四种审美结构模式。这些结构模式带给柳词以新鲜风尚,使得柳永词作在雅俗共赏之外,呈...
关键词:柳永  结构 审美 
论柳永词的美学特质
《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第1期130-132,152,共4页廖泓泉 
在中国文学史上,柳永的词作独树一帜。柳永词作的美学特质主要表现在结构、意境、以赋为词这三个方面。柳词的结构被誉为"屯田蹊径"、"柳氏家法"、"屯田家法",包括"上片布景,下片说情"模式、"惯用结构"模式和复杂化的多层结构模式。另外...
关键词:柳永  美学 结构 意境 以赋为词 
论苏轼婉约词的新变被引量:4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S1期267-269,共3页廖泓泉 
苏轼的词作,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而且独特。其婉约词蕴藉深刻、韵味醇厚、风貌崭新。这种美学特点的获得,是基于苏轼对传统婉约词的大胆革新。苏轼对婉约词风的革新,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在美学追求上化俗为雅;二是雅、艳相济,刚柔并举;...
关键词:苏轼 婉约词 新变 
论北宋前期词对传统题材的翻新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4期102-105,共4页廖泓泉 
北宋前期词坛在整个词史上具有承前启后之不可替代的作用。这种作用在歌词题材方面表现为:歌妓词、艳情词和闺情词等传统题材依然是词人们写作的重心;对于传统歌妓、艳情和闺情题材的题意加以翻新;沿袭传统题意而运用新的语言;在传统题...
关键词:北宋前期  题材 翻新 
“层深而浑成”——论欧阳修的词体结构艺术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年第3期78-80,共3页廖泓泉 
“层深而浑成”是前人对欧阳修《蝶恋花》一词艺术特点的评论。实际上,在欧阳修词中,甚至其他北宋前期词人的作品中,“层深而浑成”已经突破了单纯的风格学意义,成为结构歌词的一种模式。此类歌词的特点是每片由几个层次构成,各个层次...
关键词:欧阳修 "层深而浑成" 词体结构 层次 
节令词 招魂曲——简论刘辰翁节令词的特点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综合版)》2005年第1期75-77,共3页廖泓泉 
南宋末刘辰翁创作的《须溪词》中 ,节令词约占其词作总数的七分之一。这些节令词在思想内容上都特色鲜明 ,其中有他对自己身世飘零的感慨伤痛 ,有对南宋王朝灭亡的无限悲伤和哀悼 ,根底则是词人浓厚的爱国热情和对故土的眷恋 ,由节日的...
关键词:刘辰翁 节令词 诗史 招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