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仕

作品数:4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小麦诸葛菜核型研究核型种群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作物学报》《西南农业学报》《遗传》《生物学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科学院成都地奥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温光敏雄性不育小麦C49S的研究利用被引量:4
《西南农业学报》1998年第S2期188-194,共7页王涛 张作仕 曾秀英 李竹林 余懋群 敖栋辉 
中科院重大项目;国家计委资助;中国科学院成都地奥科学基金
通过分期播种试验发现温光敏雄性不育系C49S-87、C49S-89的育性转换明显,便于两系法杂种优势利用,其育性主要受温度控制,光照也有一定影响。这2个不育系在低温短日照条件下不育,温暖长日照条件下可育,在成都地区正...
关键词:小麦温光敏 雄性不育 不育系C49S 小麦 
温光敏小麦雄性不育系C49S的育性转换及恢复研究被引量:1
《遗传》1998年第S1期124-125,共2页王涛 张作仕 曾秀英 李竹林 
国家计委;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成都地奥科学基金
温光敏小麦雄性不育系C49S的育性转换及恢复研究①王涛张作仕曾秀英李竹林(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610041)C49S-87、C49S89具有矮秆、早熟、分蘖力强、成穗率高、株型紧凑等优良农艺性状,由于具有...
关键词:育性转换 小麦雄性不育系 花粉育性 两系杂交小麦 成都地区 恢复基因 结实率 育性恢复 高分子量 恢复系 
中国种诸葛菜变种群的核型研究被引量:7
《作物学报》1994年第5期595-600,共6页李子先 曹熙德 刘东旭 刘俊 张作仕 贾勇炯 
对中国种诸葛菜变种群(色括原变种及三个变种)作了大样本核型分析,结果显示:染色体相对长度从长到短呈渐缓梯度变化,次缢痕位置大多出现在第11对染色体上,一部分次缢痕变化不定.臂比指数极端变幅大,按众数求得的染色体类型是:2n=24=18m(...
关键词:中国 品种 诸葛菜 核型 变种群 
野生种质诸葛菜的研究
《生物学杂志》1991年第5期13-16,共4页李子先 曹熙德 张作仕 贾勇炯 
我们在分析测试中国种诸葛菜的生化组成,观察引种栽培,进行杂交试验和染色体观察分析后发现,中国种诸葛菜是一个含特高亚油酸和特高油份,并有理想的脂肪酸组成和较低硫甙含量的一个天然野生种质,是世界上罕见的遗传源;并有良好的生态适...
关键词:野生种质 诸葛菜 十字花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