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系杂交小麦

作品数:60被引量:124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杨木军李绍祥刘琨顾坚田玉仙更多>>
相关机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内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相关期刊:《党建》《农产品市场》《农家顾问》《农家致富》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云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新品种绵杂麦1101的选育及制种生产技术
《中国种业》2024年第12期131-134,共4页吴舸 何员江 雷加容 杜小英 陶军 任勇 吴泽江 张敏 
四川省科技计划项目(2023ZHYZ0005);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绵阳综合试验站(CARS-03);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省麦类创新团队(SCCXTD-2024-11)。
绵杂麦1101是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通过组配不育系4377s与恢复系MR1101,选育出的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新品种,丰产性、稳产性、抗病性突出,在2023年5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230008。其作为两系杂交类型的...
关键词:温光型 两系杂交小麦 绵杂麦1101 选育 制种技术 
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杂交种纯度的表型和标记检测比较
《作物杂志》2023年第4期71-76,共6页李宏生 李绍祥 杨忠慧 杨家李 刘琨 熊世安 李富乾 郭辉 杨木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科学基金项目(32160473);云南省财政部门预算重大专项―粮食安全种业支撑专项(530000210000000013809)。
杂交种纯度鉴定是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杂交种生产和应用的关键环节,目前主要通过田间种植杂交种进行表型鉴定,该方法耗时较长。以田间种植表型鉴定和SSR荧光标记分析2种方法同时对2个优良组合K64S/20Y4-5和K64S/MR1238的杂交种进行纯度鉴...
关键词:小麦 温光敏不育系 杂交种 纯度 SSR 
小麦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的柱头活力研究
《西南农业学报》2022年第11期2492-2496,共5页李宏生 李绍祥 杨忠慧 刘琨 赵红 杨木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60425);云南省财政部门预算重大专项-粮食安全种业支撑专项(53000021000000001380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101603)。
【目的】旨在明确小麦不育系柱头活力的变化规律,为杂交小麦高产制种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4个小麦温光敏核不育系为研究材料,第1朵小花开颖进行套袋并连续21 d饱和授粉,通过调查研究杂交结实率探讨4个小麦不育系柱头活力的差异。【...
关键词:温光敏雄性核不育系 两系杂交小麦 柱头活力 杂交结实率 
云南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研究进展与思考被引量:3
《科学通报》2022年第26期3197-3206,共10页李绍祥 丁明亮 李宏生 刘琨 杨忠慧 顾坚 杨木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960425,32160473);云南省粮食安全种业提升专项(53000021000000001380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101600)资助。
1992年,湖南农业大学和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分别育成小麦光温敏核不育系ES系列和温光敏核不育系C49S系列,为中国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同年云南省引进ES和C49S进行育性鉴定,筛选出的重庆温光敏不育系C49S-87在云南3个生态区有1...
关键词:杂交小麦 两系法 温光敏核不育 云南 
两系杂交小麦新品种——渝麦18被引量:3
《麦类作物学报》2019年第3期378-378,共1页周凤云 高志宏 杨明 周爱平 马强 杨德 谭恢宇 李伯群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101603);重庆科技计划项目(cstc2017shms-xdny80029);"七大作物育种"重点专项(2017YFD0100902);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03)
渝麦18是重庆市农业科学院利用抗性和丰产性突出的不育系LB-78为母本,以恢复度高、抗性好、农艺性状优良的恢复系R725为父本组配育成的两系杂交小麦新品种。2017年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渝审麦20170002。1 特...
关键词:小麦新品种 两系杂交 
中国西南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研究进展被引量:7
《中国农学通报》2017年第32期1-8,共8页陶军 李生荣 周强 任勇 欧俊梅 雷加容 杜小英 何员江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西南麦区强优势小麦杂交种创制与应用"(2016YFD0101603)
为深入西南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研究,综述了中国西南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研究历程,包括温光型不育系的发现和温光型两系杂交小麦研究的起始,温光型不育系育性稳定性研究,生理变化,温光条件对育性的影响,外源化学物质对‘C49S’育性的影响...
关键词:温光型 两系杂交小麦 不育 制种 组合筛选 
两系杂交小麦云杂5号高产高效制种技术被引量:1
《种子世界》2015年第9期39-40,共2页段其忠 段修安 杨树华 李绍祥 刘体靖 
作物杂种优势利用在玉米、水稻、油菜等作物上己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小麦系自花授粉作物,通过异交获得较高的种子产量,是一项难度较大的技术,强优势组合筛选效率低、制种技术不够成熟、杂交种成本较高,是制约杂交小...
关键词:杂交小麦 小麦云 作物杂种优势 两系杂交 杂交玉米 自花授粉作物 父母本行比 异交 栽培技术 制种产量 
两系杂交小麦绵杂麦168品质性状分析被引量:2
《安徽农学通报》2014年第15期35-37,77,共4页雷加容 余敖 李生荣 陶军 任勇 周强 欧俊梅 杜小英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CARS-3-2-40)
为了对绵杂麦168进行更好地推广和产后加工的应用,该文对大田生产的绵杂麦168品质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绵杂麦168只有绵阳和德阳的全粉灰分与广元之间、绵阳与德阳面团的稳定时间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余品质指标在地区间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两系杂交小麦 绵杂麦168 品质性状 
国审两系杂交小麦主要特点及配套技术被引量:2
《小麦研究》2014年第1期5-10,共6页罗永春 任茂琼 彭慧儒 肖龙 何胜华 任莉 
绵杂麦168系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自育温光型两系不育系MTS-1与自育恢复系MR168杂交组配而成的强优势杂交组合,也是我国继绵阳32号后第二个通过国家级品种审定的两系杂交小麦。该组合具有早熟、穗大粒多、高产、稳产、高抗条锈病和白...
关键词:两系杂交小麦 绵杂麦 168 栽培技术 制种技术 亲本繁殖 
化控两系杂交小麦——川麦59产量、品质、抗病性等特征分析被引量:8
《西南农业学报》2011年第6期2029-2032,共4页郑建敏 李浦 廖晓虹 杨梅 饶世达 蒲宗君 
国家农转资金项目(2009GB2F0003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71411)
为加快川麦59的推广应用,本文对化控两系杂交小麦新品种———川麦59的产量、品质、抗病性等特征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川麦59在两年的区试中比对照分别增产19.2%和30.9%,在大区生产试验中比对照增产23.5%,具有良好的丰产性、稳产性...
关键词:杂交小麦 化学杀雄剂 产量 品质 抗病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