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雯

作品数:4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大屠杀创伤记忆ENDO《黄帝内经》比较文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哲学宗教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当代外国文学》《花溪》《英语广场(学术研究)》《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从“世界”到“全球”——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理事会暨“全球史中的外国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当代外国文学》2023年第2期174-176,共3页张雯 楚聪 
2022年12月10日至11日,由中国外国文学学会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主办、郑州大学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和郑州大学英美文学研究中心承办的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第十一届全国理事会暨“全球史中的外国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在线上隆...
关键词:外国文学 国际关系学院 英美文学研究 比较文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理事会 全球史 西方中心论 
神圣、异质与时间性:《敌人,一个爱情故事》中大屠杀创伤记忆的空间再现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23年第13期54-58,共5页张雯 
河南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美国犹太‘大屠杀’小说中的城市记忆空间”(编号:2021-ZDJH-0369);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1SJGLX049);郑州大学校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2ZZUJG115)的阶段性成果。
《敌人,一个爱情故事》是美国著名犹太作家艾·巴·辛格在大屠杀题材小说中的代表作。辛格采用空间作为表征大屠杀创伤记忆的主要叙事策略,空间不仅是创伤记忆再现的场景,还参与到人物创伤记忆的动态建构和创伤疗愈中。本文从空间叙事...
关键词:空间叙事 创伤记忆 《敌人 一个爱情故事》 大屠杀小说 
自然已死 自然万岁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3期65-71,共7页 张雯(译) 
旧的自然观念正在消亡,一个新的有机和系统的后现代自然观念正在形成,它包括人类及其他生物。从这个新的自然观念出发,人类的技术应该根据其生态价值以及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估,而不是全盘否定。事实上,新一代的技术不仅对生态无害...
关键词:后现代自然观 生态系统健康 现代技术 
浅谈斯宾诺莎的至善思想
《花溪》2021年第26期0307-0308,共2页张雯 
斯宾诺莎一直以伦理学中的至善思想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他的至善思想按照自然法则生活,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只有充分的认识自然,对神保持理性的爱,使心灵与自然和谐统一,就能够达到至善。人在不断的自我保存中,以及对理性的不断完善...
关键词:斯宾诺莎 至善 理性 自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