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永恒

作品数:8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昌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西化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共产党传统文化一边倒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网络财富》《怀化学院学报》《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略论五四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与西化思潮的关系
《网络财富》2009年第19期171-172,共2页曾永恒 
本文对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和西化思潮进行了概念及内涵上的分析,说明了这两种思想(或思潮)之间的差别,阐述了两者之间存在着许多相同或者相似之处和千丝万缕的联系。
关键词:五四 西化思潮 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 
析五四先驱们“西化”观——以陈独秀、胡适为例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2期64-66,共3页曾永恒 
众所周知,陈独秀、胡适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西化思想的代表人物。但是,他们不是全盘西化论者,在他们的西化思想中,带有浓重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就此,本文将他们的西化观略作分析。
关键词:五四 西化 传统文化 
五四新文化运动成效及原因简析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37-38,共2页曾永恒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预期目标大部分未能实现。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所进行的时间短;二是五四先驱们的文化功力欠佳。不足以担当起思想文化启蒙运动的重任;三是当时中固社会的"病情"重。中封建文化的"毒"太深。
关键词:五四新文化运动 思想启蒙运动 封建文化 
浅谈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转向”——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导向作用分析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79-82,共4页曾永恒 
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首先是向西方学习的运动,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改变了这一方向,于是由学习西方转向了文化保守主义或者另觅出路,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共同作用下,五四新文化运动转向了马克思主义。
关键词:五四新文化运动 第一次世界大战 俄国十月革命 
五四“西化”的探析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57-61,共5页曾永恒 王丽丹 
本文首先阐释"西化"字面上含义,进而说明其是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过程,然后阐明五四"西化"是中国近现代学习西方逐渐深入发展到精神文化层面的结果,最后论及五四"西化"的内容和三个重要特征。
关键词:“西化” 精神文化 内容和特征 
试论中国五四世界语运动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3期94-98,共5页曾永恒 徐雁 刘敏 
中国世界语运动从发轫到“五四”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五四时期尤为显著,但未遂五四先驱们所愿的成功。究其发展的原因:一是合乎当时社会需要;二是世界语本身的优点;三是其顺乎人类共同理想。而其受挫的原因:一是汉字存在的合理性,改行世...
关键词:中国 世界语运动 "五四"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重要历史前提
《怀化学院学报》2006年第3期17-19,共3页曾永恒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后期,在思想界,不管是文化保守主义者,还是文化激进主义者都兴起了一股批判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浪潮,这就给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以及它与中国高涨的工人运动相结合营造了良好的历史契机。中国共产党于是就应运而生了,...
关键词:文化保守主义 文化激进主义 中国共产党 
浅谈1945-1950年中国共产党的对外经济始末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4期73-76,共4页曾永恒 
1945—1950年中共的对外经济思想是积极的、灵活的。以毛泽东、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许多灵活、务实的对外经济思想,后来又制订了相关的经济政策。朝鲜战争后,中国的对外经济走向封闭、同西方隔离,这与“一边倒”的对外政...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对外经济思想 对外经济政策 “一边倒”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