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平

作品数:247被引量:2398H指数:3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高原低涡青藏高原暴雨可降水量西南低涡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中国气象局西南区域气象中心区域重大科研业务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惠州前汛期暖区暴雨环流分型及其环境参量统计分析
《气象》2025年第4期473-483,共11页付智龙 姜帅 李国平 陈芳丽 黄楚贤 骆蓉 张秋明 梁惠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5002、42075013);广东省气象局科学技术研究项目(GRMC2021M23、GRMC2022M29、GRMC2024Q27)共同资助。
利用自动气象站雨量资料、ERA5再分析数据对2003—2022年4—6月惠州前汛期暖区暴雨个例进行挑选和环流分型,对比分析了不同类型暖区暴雨发生时的平均环流场和环境场特征。得到以下主要结果:2003—2022年惠州前汛期共发生48次暖区暴雨,...
关键词:暖区暴雨 环流型 环境参量 双低空急流 
2010~2022年暖季四川及其周边地区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统计特征
《气候与环境研究》2025年第2期151-167,共17页陈孟佳 李国平 李山山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75002、42105012;四川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项目,2024ZYD0175。
利用高分辨率卫星的云顶黑体亮温(Black Body Temperature,TBB)资料,对2010~2022年暖季(5~9月)四川及其周边地区(25°N~35°N,96°E~110°E)中尺度对流系统(Mesoscale Convection Systems,MCSs)进行识别、追踪和分类。重点关注了4类MCS(...
关键词:四川及其周边地区 中尺度对流系统 时空分布 降水 环流背景 
四川盆地一次暴雨过程的重力波与西南涡关系研究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5年第1期9-19,共11页李国平 许一洲 张晓玉 谢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5002);四川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项目(2024ZYD0175)。
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GPM卫星降水产品,对2023年8月25—26日四川盆地一次暴雨过程不同阶段重力波与西南涡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加深重力波与西南涡相互作用机理的认识。结果表明:300 hPa附近有中尺度重力波受切变不稳定和非地转辐合辐散...
关键词:四川盆地 暴雨 重力波 西南涡 上升运动 
中国天眼“FAST”区域一次冰雹天气过程的成因分析
《沙漠与绿洲气象》2025年第1期120-129,共10页罗雄 张小娟 罗喜平 李国平 李皓 
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23]一般194;黔科合支撑[2022]一般206;黔科合基础-ZK[2022]一般246;黔科合基础-ZK[2023]一般200)。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FY-2G卫星TBB资料和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20年3月2日发生在“中国天眼”500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所在区域(贵州平塘县)一次冰雹天气过程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短波槽、中低空西南急流...
关键词:冰雹 物理量诊断 成因 
应用风廓线雷达资料对成都山区春季一次冰雹天气的风场分析
《沙漠与绿洲气象》2025年第1期130-136,共7页倪成诚 李国平 张净雯 牛金龙 陈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175002,42075013,42075008);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2023NSFSC0242);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科技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重大项目(KYTD202201)。
应用边界层风廓线雷达等多源资料,对2022年3月16日成都西部出现的一次冰雹天气触发机制及风场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高层干冷空气侵入与中上层干线(露点锋)是强对流天气的触发机制;风廓线雷达可以捕捉对流性天气的风场演变特征;利用...
关键词:风场 风廓线雷达 强对流天气 冰雹 成都山区 
四川盆地一次暴雨过程与重力波的关联特征
《应用气象学报》2025年第1期65-76,共12页许一洲 李国平 张晓玉 谢新 董元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175002,42075013);四川省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项目(2024ZYD0175)。
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GPM卫星降水产品和WRF模式,对2023年7月2—3日四川盆地一次暴雨过程的重力波特征进行天气动力学分析和数值试验,以期加深对重力波影响暴雨机理方面的认识。结果表明:该过程降水呈波动特征,受急流、切变线和高空槽...
关键词:夜雨 四川盆地 重力波 地形作用 
西部山地突发性暴雨形成机理与预报理论方法研究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25年第2期72-73,共2页万蓉 李国平 李俊 李长冬 林建 肖艳姣 程锐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西部山地突发性暴雨形成机理及预报理论方法研究”项目(2018YFC1507200);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北京应用气象研究所、国家气象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气候研究所、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承担完成。
针对“山地突发性暴雨形成机制”和“山地突发性暴雨精细化预报预警”难点科学问题,中国气象局武汉暴雨研究所等单位开展了西部山地突发性暴雨形成机理与预报理论方法研究,取得理论研究、技术研发到工程实践的一系列创新性成果,并在国...
关键词:突发性暴雨 中国气象局 精细化预报 地质灾害 预报能力 西部山地 定量估算 多尺度特征 
四川盆地西北侧一次飑线与MCS相互作用的诊断分析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24年第5期571-580,共10页周昱 李国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175002、42075013);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23NSFSC0242)。
为更好理解飑线与MCS这两种典型中尺度系统相互作用过程中热力、动力、水汽与微物理的基本特征及其演变规律,利用ERA5再分析资料、GPM及FY-4A卫星资料,对2018年7月1-2日发生于四川盆地西北侧一次飑线与MCS相互作用过程进行诊断分析。得...
关键词:飑线 MCS 四川盆地 相互作用 诊断分析 
中国主要高空航路飞机颠簸的时空分布特征
《大气科学学报》2024年第5期789-797,共9页李克南 武凯军 刘海文 许文艳 李国平 杨朝虹 刘刚 段伯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民用航空局联合研究基金重点项目(U2033207);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3122015C023)。
飞机颠簸是影响飞机安全的主要天气事件之一。本文利用6498份PIREPs(Pilot Reports,航空器空中报告)资料,采用数据质量控制以及核密度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中国主要航路上飞机颠簸的时空分布特征以及造成飞机颠簸的可能原因。结果...
关键词:飞机颠簸 高空急流 航空器空中报告 
2021年6月东北冷涡暴雨降水物理过程观测与模拟研究
《大气科学》2024年第4期1640-1656,共17页李玥瑶 崔晓鹏 李国平 陈力强 
中国气象局沈阳大气环境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重点项目2020SYIAEZD4。
本文针对2021年6月2~3日发生在辽宁和吉林两省的东北冷涡暴雨过程,利用多源观测和再分析数据,首先开展综合观测分析,进而利用WRF模式对此次暴雨过程的主降水时段开展高分辨率数值模拟,并结合三维降水诊断方程,开展宏、微观物理过程和暴...
关键词:东北冷涡暴雨 降水物理过程 观测分析 数值模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