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庆

作品数:6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高等教育以悲为美静态美物哀文学理念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文学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高教发展与评估》《科教导刊》《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理论月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合作学习法在“日本文学史”课程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科教导刊》2016年第2X期89-90,共2页邓静姿 武德庆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2013年度教学研究项目
合作学习法在改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刺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效果显著,是目前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广泛运用于各层次各学科的课堂上。"日本文学史"课程的重要性和学生的重视度及兴趣度并不成正比,为改变这一局...
关键词:合作学习法 日本文学史 高等教育 
试论“汉学”对日本文化和文学的浸润与涵养被引量:1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8年第5期551-555,共5页武德庆 
"汉学"是培育日本文化和文学的母体,日本古代的美的精神、美的意识、文学理念无不打上"汉学"的烙印。不了解"汉学"对日本文化和文学的影响就不可能理解日本古典文学的内涵。可以说,日本文学的蕴奥,几乎都产生在对汉学的受容与变貌之间...
关键词:文化母体 汉学母体论 显在影响 潜在影响 
日本古典诗集《小仓百人一首》的意韵美被引量:1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3期431-434,共4页武德庆 
"意韵美"主要指不显现在和歌表面的需要整体把握的那种朦胧、悠远的韵味。"意韵美"是和歌的灵魂,是读懂和歌的关键所在。日本古典和歌在"意韵美"的表现特色上,主要有通过对唐诗的吸收与借鉴所形成的硬朗的汉诗风格和来源于日本传统审美...
关键词:意韵美 潜在美 显在美 美意识 
日本古代宪法·近代敕语对儒学的吸收与变貌被引量:2
《理论月刊》2008年第5期138-142,共5页武德庆 
"儒学"作为汉学的重要部分一直涵养着日本文化,对日本的国体制度、政治变革、思想意识起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作用。这个作用已形成社会的潜流、形成某种思想定势,换言之,通过1400年来的日本对儒学的吸收与变貌,已成为带有某种规律性的文化...
关键词: 忠孝 原典儒学 变貌儒学 
日本大学教育改革综述被引量:2
《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年第2期46-49,60,共5页武德庆 
大学教改是日本教育改革极为重要的部分,它将"人间力战略"和"科技振兴战略"作为大学教育改革的两个切入点,并采取整合国立大学,推进国立大学法人化,引进第三者客观评价的竞争机制,实施特色大学的教育援助项目,构筑起大学质量保证的新系...
关键词:科技振兴 人间力战略 产官学一体化 国立大学法人化 日本 教育改革 高等教育 
以悲为美的审美情趣——日本文学理念“物哀”试析被引量:8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5期661-665,共5页武德庆 
"物哀"是日本文学重要的理念之一。文章先溯其源,简要地阐述了"物哀"理念在日本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分析了"物哀"的成因及主要的表现形式,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物哀"在现代文学中的表现及对日本人精神世界的影响等问题,以期达到提高日本文...
关键词:物哀 幽玄 审美情趣 静态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