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国忠

作品数:21被引量:11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避暑山庄避暑山庄文化传统文化文化儒家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理论导报》《飞天》《北方文学(中)》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民委科研基金河北省讲师团系统科研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媒体融合时代传统文化传播探讨被引量:1
《戏剧之家》2019年第31期226-226,228,共2页毕国忠 张伶聪 
2017年度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校级科研基金重点项目“纳兰词四维艺术(语乐影形)呈现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ZD2017001;2017年度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校级科研基金项目“影视文化传播视角下的城市形象塑造研究——以承德市为例”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PT2017006
媒体融合极大地改变了传播的方式、手段,对传播效果与影响产生了颠覆性的作用。传统文化面对这种革命性的改变,必须从主题意识选择、故事情节淬炼、言说方式转换等方面进行变革,这样才能适应融媒体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融媒体 传统文化 传播方式 
义诺
《戏剧之家》2019年第33期246-247,共2页毕国忠 
纳兰词四维艺术呈现研究(河北民族师范学院重点课题,编号:ZD2017001);纳兰诗词影像艺术转化研究(承德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汇智领创空间专项课题,编号:HZLC2018007
剧情介绍:号称“江左三凤凰”之一的汉族才子吴兆骞因受科场案牵连,被流放宁古塔,其挚友顾贞观因思念而创作了两首《金缕曲》。满族青年贵胄纳兰性德为顾词中的真挚情感所感动,立誓搭救吴兆骞。几经辗转,终于使吴在流放20年后重归关内,...
关键词:纳兰性德 真挚情感 吴兆骞 顾贞观 宁古塔 科场案 流放 《金缕曲》 
感赋
《中华辞赋》2019年第8期56-56,共1页毕国忠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肇建热河速成法政学堂,历百廿年风雨,沧海桑田,2010年升格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院位于凤凰山下,武烈河畔。余服务于此逾25载,近日到学院图书新馆,见莘莘学子,或研习,或翻捡,读书之风浓郁,遂登临馆前高阶,骋目四望...
关键词:民族师范学院 速成法 凤凰山 
新儒家与“诚”的现代表达——评许敬辉《现代新儒家诚的思想研究》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3期129-129,共1页毕国忠 
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撑,有赖于一辈又一辈的先贤大儒,不断发挥,不懈创造,弦歌不辍,蔚为大观。儒家思想博大精深,其中一个核心的思想就是"诚"。《礼记·中庸》讲:"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物之始终,不...
关键词:现代新儒家 儒家思想 许敬 人之道 弦歌不辍 不诚无物 天之道 中国传统文化 现代新儒学 张君 
王国维“境界”审美范畴下纳兰词审视被引量:1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2期30-35,共6页毕国忠 
在《人间词话》中,王国维提出了"境界"这一美学范畴,他以境界的有无为评判标准,对词家、词作进行品评。纳兰性德是王国维推崇的词家之一,"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赞誉即出自王氏之口。纳兰词情感真挚,语言晓畅,描摹自然、生动,很好地诠释...
关键词:境界 审美 纳兰词 
清初宗教和谐思想的历史考量与当代启示
《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年第4期35-39,共5页毕国忠 
清初为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民族宗教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的有效措施,不修长城建梵刹,尊崇心怀家国情感的高僧大德,积极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保护民族宗教信仰及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等,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也为我们今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宗教 和谐思想 考量 启示 
汲取优秀传统文化正能量,助力实现中国梦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16年第11期00292-00292,共1页毕国忠 孟宪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的营养,在长达五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核心价值具有恒久的启迪意义,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中,必须坚持这种文化的自信。
关键词:传统文化 中国梦 文化自信 
清初对中华文化的接续及其在山庄的呈现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1-6,共6页毕国忠 赵翠华 
2015年度河北省文化厅艺术科学科研项目"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梦耦合关系研究"(HBWY2015-Y-G036);2014年度国家民委科研项目"传统文化与国家民族认同关联之研究"(14HSZ001)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最主要的就是文化传统的继承发展。清代是中国传统文化集大成时期,满族统治者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汲取者,同时也是中华文化传统的继承者与推进者。避暑山庄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这一历史事实。
关键词:避暑山庄 文化 传统 
建设京北(承德)绿色发展民族进步团结示范区的设想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2016年第9期108-108,共1页毕国忠 
承德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有40多个少数民族人民在这里生活,在维护多民族国家统一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避暑山庄文化彰显的是中华民族团结和国家一统的精神,体现了多元文化的和谐统一。在绿色发展理念下,把承德建设成为京北民族团...
关键词:承德 民族 示范区 
承德外八庙:国家统一民族认同的历史丰碑
《北方文学(中)》2016年第2期155-156,共2页毕国忠 常亮 王晓燕 
国家民委2014年度科研项目《传统文化与国家民族认同关联之研究》(项目编号:14HSZ001)河北省文化艺术科学科研项目《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梦耦合关系研究》(编号FIBWY2015-YG036).
以外八庙为代表的承德寺庙群,反映了清代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所做的积极努力,展示了各族人民的民族认同感和追求中华一统的家国情怀,在今天仍然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国家 民族 认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