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民

作品数:11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书法党怀英金代杜甫纬度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艺苑》《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书法赏评》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金代党怀英交游及其篆书艺术研究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71-76,共6页王守民 
作为一个文人书法家,党怀英的交往圈子十分复杂,这一交往圈子大有功于他的书法个性特征的形成。在流传下来的党怀英的书刻作品中,篆书碑刻在数量上远远多于楷书、隶书碑刻。这一是由于正统的宋代教育使他接触篆书的机会较多并打下较好...
关键词:党怀英 篆书 党氏悬针篆 独创性 
论杜甫审美观及其审美鉴赏纬度
《红岩》2012年第S1期99-103,共5页王守民 
一、杜甫书法审美观唐代诗人杜甫在书法上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并传有书法石刻流传。他对于书法的见解,散见于他的诗歌当中。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褒扬李潮的《李潮八分小篆歌》了。李潮的名字,如果不是因为杜甫,仅仅依凭他自家的书法影响...
关键词:杜甫 审美观 审美鉴赏 审美趣味 书法审美 李阳冰 瘦硬 纬度 审美活动 篆书 
清道光时期台湾地区何绍基书风以及何派书家
《书法赏评》2012年第2期59-64,共6页王守民 
道光时期,随着碑学理论的逐步完善和影响的进一步扩大,碑派书法创作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取法碑版的观念在碑派书法家的影响之下逐渐深入人心,何绍基碑派书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发展起来。何绍基(1799—1873),字子贞,号东洲、蝯叟...
关键词:道光时期 何绍基 台湾地区 书风 书法创作 碑学理论 书法风格 书法家 
论杜甫审美观及其审美鉴赏纬度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11期108-110,共3页王守民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书法上的造诣谈不上很高,但也是不容忽视的。在盛唐气象日渐衰微之际,杜甫的书法审美观影响了后世的文学艺术爱好者。杜甫在书法上体现出了非常明确的审美趋向,他的审美观和审美鉴赏维度,正是前代书法家所不具备的。当...
关键词:杜甫 审美观 鉴赏维度 局限性 
论杜甫审美观及其审美鉴赏纬度
《书法赏评》2011年第4期45-47,共3页王守民 
一、杜甫书法审美观唐代诗人杜甫在书法上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并传有书法石刻流传。他对于书法的见解,散见于他的诗歌当中。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褒扬李潮的《李潮八分小篆歌》了。李潮的名字,如果不是因为杜甫,仅仅依凭他自家的书法影响...
关键词:审美观 杜甫 审美鉴赏 纬度 唐代诗人 书法 影响力 李阳冰 
论金代党怀英书法及其篆书艺术之创新
《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4期124-128,共5页王守民 
党怀英是金代书法史上篆书的领军人物,但目前存世作品寥寥,本文试从文献记载中整理出党氏书法的基本面貌,以便对其艺术成就乃至金代书体发展中篆书的承传做出判断,在肯定党怀英的创造性的同时,对于金代篆书给予重新定位。
关键词:党怀英 篆书 金代书法 
党怀英书法及其篆书艺术之创新
《艺苑》2011年第3期44-48,共5页王守民 
党怀英是金代书法史上篆书的领军人物,他遗留下来的书法只有寥寥几件。笔者试图从文献记载中整理出党氏书法的全貌,以便对其艺术成就乃至金代书体发展中篆书的传承做出自己的判断,在肯定党怀英的创造性的同时,也对其在金代篆书中的地位...
关键词:党怀英 交友 书刻作品 篆书 创造性 
论金代党怀英书法及其篆书艺术之创新
《书法赏评》2011年第1期54-59,共6页王守民 
一、党怀英的交友及书法审美观的形成党怀英(1 134—1211),字世杰,号竹溪,泰安人。宋太尉党进十一世孙。大定十年(1 170)年及进士第。调莒州军事判官,历汝南县尹、翰林侍制、国子祭酒、翰林学士承旨,谥文献。党怀英历经世宗、章宗...
关键词:党怀英 书法 金代 创新 艺术 篆书 翰林学士 《辽史》 
“闽习”与台湾书法的审美特质形成
《书法赏评》2010年第3期31-34,共4页王守民 
一、对于“闽习”的认定 “闽习”最早出自于清末有人评价闽籍画家的画,用“闽习”来形容。它略带贬义,因为浙派绘画在明代戴进吴伟之后逐渐走向粗简,笔墨不拘宋法,信笔涂鸦,甚至无笔无墨,狂逸之态尽出。闽籍画家中也有不少受浙...
关键词:审美特质 书法 台湾地区 画家 浙派 绘画 笔墨 
资质秀颖 才识通敏——论姜立纲的书法
《才智》2008年第10期180-180,共1页王守民 
文章通过分析实际,剖析明以后的书家忽略或误解姜立纲的书法艺术价值的原因,引用大量史料,通过对比类比手法阐述,从客观到主观由外到内,由表及里地论证姜氏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旨在反驳原来历史上观点的偏颇不当处,从而阐明作者的立场。
关键词:姜立纲 沈度 姜体 台阁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