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炯

作品数:46被引量:11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长沙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伤寒论》《金匮要略》伤寒论结胸桂枝汤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医药导报》《大众健康(理论版)》《家庭心理医生》《饮食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委科研基金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论桂枝汤证和白虎汤证的相似性被引量:1
《国医论坛》2023年第1期7-9,共3页王润鹏 吴琼 王明炯 
白虎汤和桂枝汤的证型可谓泾渭分明,近世胡希恕等医家多有论述,笔者收集整理仲景著作原文并反复对照,通过对仲景著作原文及后世知名医著的发挥对比之后,发现白虎汤证和桂枝汤证几乎无法清晰鉴别,至此方明为何仲景反复强调“桂枝下咽,阳...
关键词:桂枝汤 白虎汤 白虎加人参汤  阳盛则毙 张仲景学术学说研究 
论桂枝汤之应用被引量:4
《河南中医》2022年第12期1797-1799,共3页王润鹏 王明炯 
康平本《伤寒论》在桂枝汤证“阳浮而阴弱”前加了一个“脉”字,《脉经》认为,“弱则无血,弱则有热”“弱则为悸”“弱为虚,为悸”“弱则血不足,必弱为虚”“寸口脉弱,阳气虚,自汗出而短气。”可知弱脉的病机为无血、有热、血不足、阳...
关键词:桂枝汤 “弱”脉 无汗出 有汗出 《伤寒论》 《金匮要略》 张仲景 
《伤寒论》大陷胸汤证被引量:1
《河南中医》2022年第5期649-652,共4页王明炯 于洁 欧阳峰松 
长沙医学院《中医学》校级重点学科科研项目{长医研[2016]3号}。
与大陷胸汤证类似的证候有大柴胡汤证、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栀子豉汤证、十枣汤证。大柴胡汤证与大陷胸汤证主要鉴别点是“往来寒热”,而“往来寒热”是邪入少阳的典型症状。大陷胸汤证与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临床表现类似,大陷...
关键词:《伤寒论》 大陷胸汤证 大柴胡汤证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证 栀子豉汤证 十枣汤证 张仲景 
论白虎加人参汤证被引量:4
《河南中医》2022年第3期325-327,共3页王明炯 王润鹏 欧阳峰松 
长沙医学院《中医学》校级重点学科科研项目{长医研[2016]3号}。
《伤寒论》白虎加人参汤证强调:"口燥渴、心烦、欲饮水,""欲"提示患者并未真正饮水。《金匮要略》言:"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可见白虎加人参汤证中有湿证。湿证形成原因有外因和内因,...
关键词:白虎加人参汤证 阳明热证 湿证 暍病 《伤寒论》 《金匮要略》 张仲景 
从黄芩汤的演变规律探析升麻葛根汤的用药逻辑被引量:1
《中国现代医生》2021年第28期188-192,共5页马林 王明炯 王润鹏 戴瑜娉 舒兰 
湖南省高等学校“双一流”建设项目(湘教通〔2018〕469号)。
笔者从《伤寒论》中对比两阳合病的方证入手,认为芍药四物解肌汤乃是黄芩汤基于儿科生理特点的化裁,而升麻葛根汤所治为疮疹,是针对伤寒发热疮疹的特殊病症及患者群演变而来,其理论源于太阳与阳明合病,但又与典型的太阳与阳明合病有所差...
关键词:黄芩汤 葛根汤 芍药四物解肌汤 升麻葛根汤 张仲景 孙思邈 钱乙 小儿药证直诀 
《伤寒论》131~134条“结胸”之辨析被引量:4
《医学争鸣》2020年第6期18-20,23,共4页李国炜 王明炯 姜靖茜 奚小土 
广东省中医药局科研基金(20171113)。
本文从逻辑和医理两个方面对《伤寒论》中论述结胸的条文进行了重新考证,从条文前后逻辑矛盾入手,并且结合康平古版《伤寒论》中的对应条文综合分析,最终得出结论:①"结胸"一证充满了复杂性和矛盾性,与"脏结"一证非常类似,迫使张仲景在...
关键词:张仲景 结胸 下法 大陷胸汤 大陷胸丸 脏结 烦躁 
论《伤寒论》之渴(下)被引量:4
《河南中医》2019年第10期1459-1462,共4页王明炯 王文华 余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804197)
厥阴病之渴乃胃热所致,此热乃虚热,"消渴"和"吐蛔"实非厥阴提纲的"必然证",而是"或然证"。小青龙汤证水气停留在"胸膈之间",致"寒水射肺"或"支乘于心",寒水射肺则"欲饮水",支乘于心则"恶水不欲饮",故小青龙汤证有"渴"与"不渴"。文蛤散...
关键词: 厥阴病 小青龙汤证 文蛤散证 五苓散证 《伤寒论》 《金匮要略》 张仲景 
谈《伤寒论》之渴(上)被引量:2
《河南中医》2019年第9期1297-1300,共4页王明炯 王文华 余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804197)
阳明病多口渴,阳明胃家有热是导致口渴的直接原因。小柴胡汤证患者如果阳明热重津液被伤,则口渴,张仲景去半夏之辛燥,加人参、栝蒌根生津液;如果患者风重,则不渴,仲景去人参之甘寒,加桂枝祛风。脾约丸证患者,胃气虚乏而生热,此热乃虚热...
关键词: 阳明病 《伤寒论》 张仲景 小柴胡汤证 麻子仁丸证 猪苓汤证 肝乘脾 肝乘肺 
厥阴病治法乃“辛苦酸甘”并用之法被引量:3
《河南中医》2019年第7期973-976,共4页王明炯 王文华 余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804197)
厥阴病病机为气血两虚、阴阳之气不足特别是下焦阳气不足,病性为虚寒。凡"阴阳气不相顺接"者便为厥阴病,厥阴病本证是上热下寒之证,吴茱萸汤证与当归四逆汤证非典型的厥阴病证,为厥阴杂病。厥阴病可转为阳明病、少阳病和少阴病,也可不传...
关键词:厥阴病 《伤寒论》 “辛苦酸甘”法 当归四逆汤 吴茱萸汤 白头翁汤 瓜蒂散 茯苓甘草汤 张仲景 
《针灸甲乙经》治疗“水病”再辨析被引量:1
《中医药导报》2018年第16期87-88,共2页彭炼 王文华 王明炯 
从风水和肾风的鉴别开始,全面论述了《针灸甲乙经》对于水液代谢异常疾病的鉴别和治疗。最终得出结论:认为临床中必须首先分清肾风和风水,风水可以进一步发展为石水,而治疗石水还需要和肤胀、鼓胀、肠覃、石瘕等进一步鉴别;临床中使用...
关键词:皇甫谧 肾风 风水 石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