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钰

作品数:19被引量:105H指数:1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污损生物藤壶生物研究海洋污染南海北部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海洋与湖沼》《海洋科学集刊》《生态学报》《海洋通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美丽海绵提取物防污损作用被引量:4
《生态学报》2012年第13期4285-4290,共6页曹文浩 严涛 刘永宏 黄日明 杨斌 董钰 严文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00260;41176102);广东省海洋渔业科技推广专项重点项目(A201101F03)
从美丽海绵分离提取了2-去氧-1-氢-1,2,4,三唑、环(脯氨酸-甘氨酸)、尿嘧啶、环(脯氨酸-丙氨酸)、6-氨基嘌呤、4-(1-苯乙基)苯酚、1-氢-1,2,4,三唑和胆甾-5-烯-3β,7α-二醇等8种化合物,并研究了其对网纹藤壶金星幼虫的影响,其中6-氨基...
关键词:海绵 提取物 藤壶 幼虫 
华南沿海4种主要污损生物幼虫和孢子的采集与培养技术被引量:9
《热带海洋学报》2011年第3期56-61,共6页严涛 谢恩义 曹文浩 刘姗姗 何毛贤 董钰 严文侠 
广东省海洋与渔业科技专项(深水网箱抗附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06046);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前沿项目(LYQY200703)
海洋污损生物附着是增加海上作业成本、影响设施安全和缩短其使用年限的重要因素,掌握海洋污损生物幼虫和孢子的采集与培养技术是开展防除研究工作的基础。网纹藤壶Balanus reticulatus、缘管浒苔Enteromorpha linza、石莼Ulva lactuca...
关键词:海洋污损生物 幼虫 孢子 培养 
珠江口东南近海海区污损生物研究被引量:13
《海洋学报》2003年第6期117-125,共9页严涛 严文侠 董钰 梁冠和 严岩 王华接 
中国科学院重大课题资助项目(87-18-04-02).
为研究珠江口东南近海海区污损生物状况,于1986年5月至1987年6月,在香港东南约114和160km,水深为95和113m处布设了两个生物浮标站,并对距香港约172km,水深为115m处的Marex水文气象浮标上的污损生物群落进行调查.此次调查共采集和鉴定出...
关键词:海洋污损生物 波浪载荷效应 近海结构物 南海 
东沙群岛西部海区污损生物研究被引量:4
《海洋科学集刊》2002年第1期80-88,共9页严涛 严文侠 王华接 严岩 梁冠和 董钰 
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资助课题;87-18-04-02号。
海洋污损生物系指海洋环境中附着或栖息在船舶和各种人工设施上、对人类经济活动产生不利影响的动、植物和微生物,是影响海洋设施安全与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根据其形态结构上是否具备石灰质外壳或骨架,可分为硬性污损生物和软性污...
关键词:污损生物 蔓足 人类经济活动 海洋设施 海洋环境 人工设施 茗荷 双壳类 藤壶 沿岸水域 
北部湾近海结构物污损生物研究被引量:21
《海洋学报》2000年第4期137-146,共10页严涛 严文侠 董钰 王华接 严岩 
关键词:南海 北部湾 污损生物 近海结构物 
珍珠贝在南海北部海洋结构物上的分布被引量:2
《热带海洋》2000年第1期64-69,共6页王华接 严文侠 董钰 严岩 严涛 梁冠和 
:1 98 6— 1 995年在南海北部水域对 1 6个海洋结构物 (其中 1 2个生物调查浮标 ,2个Marex水文资料浮标和 2个固定石油生产平台 )上珍珠贝科 (Pteriidae)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进行了调查 ,共发现有珍珠贝科 2属 1 0种。文中讨论了它们的分...
关键词:南海 北部海区 海洋结构物 生态学 珍珠贝 
珠江口以东近海水域污损生物的组成与分布被引量:18
《台湾海峡》1999年第3期325-331,共7页严涛 严文侠 王华接 严岩 梁冠和 董钰 
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项目!(871804号)
于1986年5月至1987年6月期间,在珠江口以东近海水域,距岸分 别为 15. 7和 71. 7km、水深 27和 71km两处布设Z1和Z2两个浮标调查站,以研究 该海区污损生物的组成及分布状况。结果表明,在相对近岸的Z...
关键词:污损生物 近海水域 南海 珠江口 海洋污染 
琼东近海浮标污损生物研究被引量:11
《湛江海洋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35-38,共4页严涛 严文侠 董钰 王华接 严岩 
中国科学院重大应用研究项目!871804
为了解南海北部近海石油开发区的污损生物状况,对海南岛东部近海海区的两个浮标及其锚锭系统上的污损生物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海区污损生物的种类主要是藻类、水螅、有柄蔓足类和牡蛎;南海沿岸水域常见的无柄蔓足类仅出现在距海...
关键词:近海 浮标 污损生物 海南岛 南海 
海南岛东部海域生物污损研究被引量:30
《海洋与湖沼》1998年第4期374-380,共7页严涛 严文侠 董钰 王华接 严岩 梁冠和 田兴礼 
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871804
于1989年10月—1990年6月,在位于海南岛东部海域的琼东和琼东南海区,分别布设W1(距岸68nmile)和J2(距岸23nmile)两个浮标站,进行生物污损的挂板试验。结果表明,该海域人工设施的生物污损主要由热带、亚热带海区常见种类引起,...
关键词:海南岛 近海水域 生物污损 浮标 海洋污染 
北部湾东北部海区污着生物研究被引量:15
《热带海洋》1998年第2期38-44,共7页严涛 严文侠 董钰 王华接 严岩 梁冠和 朱金龙 
中国科学院重大应用研究项目!871804;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资助
1986年6月至1987年6月,在北部湾东北部离岸分别为40和3.6nmile处布设了BZ,B3两个浮标调查站,以了解该海区的污着生物生态特点。调查结果表明,该水域的污着生物主要为热带、亚热带海域沿岸常见种类,其中无柄蔓足类在近岸的B3站处...
关键词:污着生物 北部湾 南海北部 海区 海洋污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