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春红

作品数:23被引量:1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云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解构美学艺术观意象文学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哲学宗教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牡丹》《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河北画报》《青年文学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精神分裂症与现代艺术——路易斯·萨斯《疯狂与现代主义》启示
《小说月刊(下半月)》2024年第2期54-56,共3页袁春红 
路易斯·萨斯的著作《疯狂与现代主义》对精神分裂症传统诠释理论进行梳理、提出质疑,并以现代艺术烛照精神分裂症。在大量临床证据和现代艺术作品分析的基础上,萨斯提出了新的诠释理论——精神分裂症的疯狂是意识过度反身与疏离所致。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现代艺术 过度反身 
现代文学研究的“空间转向”——空间形式理论与空间批评浅析
《雨露风》2024年第1期42-44,共3页袁春红 
如果说19世纪是时间和历史话语的天下的话,那么20世纪则是空间和共时结构的时代。进入20世纪,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愈来愈突显出“空间化”特征,在这样一个空间的时代、图像化的时代,理论范畴也倾向于空间性。“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对共...
叙事文学之跨媒介性分析——乔根·布鲁恩《叙事文学的跨媒介性》浅析
《河北画报》2023年第10期163-165,共3页袁春红 
本文对乔根·布鲁恩的著作《叙事文学的跨媒介性》进行了浅析。乔根·布鲁恩阐述了跨媒介理论,在多年教学研究基础上提出了跨媒介三步模型分析法,并将这一理论与方法运用到叙事文学的分析中,为读者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文本解读,同时也丰...
关键词:叙事文学 跨媒介 三步模型分析法 
文学迷宫--博尔赫斯《小径分叉的花园》文本解读
《河北画报》2022年第20期169-171,共3页袁春红 
本文从叙事结构与故事内容两方面对博尔赫斯小说《小径分岔的花园》进行文本解读,分析指出该文本用文字建构了“文学迷宫”,是作者哲理玄思的艺术化。
关键词:文学迷宫 博尔赫斯 文本 
库切作品所解构与颠覆者
《今古文创》2021年第24期24-25,共2页袁春红 
本文分析了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库切在其作品中竭力要解构与颠覆的对象,主要包括殖民神话、殖民意识形态、种族隔离制度、传统历史观和传统文学观等。
关键词:库切 解构 殖民 
浅析《反对阐释》的阐释学被引量:1
《今古文创》2021年第16期33-34,共2页袁春红 
本文分析了美国作家、文论家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的内在逻辑,指出其蕴含了三个方面的“反对”,即反对“内容至上”、反对“理性至上”和反对“那种阐释”。
关键词:反对阐释 形式 新感受力 
结构主义人类学视野中的神话
《今古文创》2020年第21期59-60,51,共3页袁春红 
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以列维-斯特劳斯为代表的结构主义人类学视野中的神话观:"结构"思想的来源、什么是神话、神话是如何消亡的,以此展示该学派独特的视角与分析方法。
关键词:结构主义人类学 列维-斯特劳斯 神话 
互文性:作为方法论及文本运用
《青年文学家》2020年第11期126-127,共2页袁春红 
本文分析了作为方法论的互文性理论的缘起与发展,指出对克里斯蒂娃互文性理论有重大贡献的是巴赫金、张东荪及弗洛伊德三位思想家,并概述了克里斯蒂娃最经典的互文性文本运用即阐释——"小玛德莱娜点心"。
关键词:互文性 方法论 小玛德莱娜点心 
韦勒克《文学理论》之意义与价值
《青年文学家》2019年第14期141-142,144,共3页袁春红 
本文从三个方面对韦勒克《文学理论》的意义与价值进行了阐述:1、倡导文学'外部研究'与'内部研究'相结合;2、对文学研究中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三个分支做了辩证的界定;3、坚定不移地捍卫文学的纯洁性。
关键词:韦勒克 《文学理论》 文学性 
存在主义艺术观
《牡丹》2018年第5Z期56-59,共4页袁春红 
存在主义艺术观从存在主义哲学的角度对艺术进行思考,它与传统艺术观有着迥然相异的思维逻辑。无论是思考的出发点、推理过程,还是最终的结论,存在主义艺术观都有别于传统艺术观。由于思考路径是从哲学到艺术,所以要想理解存在主义艺术...
关键词:存在主义 艺术观 存在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