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立君

作品数:13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中国法学向何处去》理想图景社会秩序中国法学司法强拆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法律与伦理》《南京大学法律评论》《法制与社会发展》《现代法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人民陪审员的能力、局限与对策——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的思考被引量:2
《法律与伦理》2021年第1期190-209,共20页邹立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制度激励视角下的法官职业伦理研究”(项目编号:19BFX015)。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陪审员法》是当下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改革过程中的关键立法,其中关于人民陪审员享有和履行认定事实、表决法律方面权利的规定,是否为陪审员充分配备了可以保证该制度有效运作的各种装置?是否仍有尚待完善与补充之处...
关键词:人民陪审员法 混合陪审制 制度能力 
朗·富勒的法律秩序观
《法律与伦理》2019年第2期3-13,共11页邹立君 
富勒认为,哈特坚持区分法律与道德实际上就是坚持区分“秩序”与“良好秩序”,而在他看来这二者是无法做出区分的。富勒指出,“我们所指的秩序必须是正在有效运行的秩序,它至少必须非常好,以致不管以这样还是那样的标准来衡量都能认为...
关键词:良好秩序 内在道德 自然法 
政策定向法理学研究范式及其“法律政治性”——关于拉斯韦尔和麦克道格尔法理学的探讨
《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9年第5期45-53,共9页邹立君 
2018年度中国法学会部级课题《作为司法方法的指导性案例研究》(编号:CLS(2018)D08)
拉斯韦尔和麦克道格尔合作创立了“政策定向法理学”。这一跨学科的法学理论提出了一种“法律的政策科学”研究范式,它旨在创造或修改概念工具,即整合社会科学的分析方法以适用于法律规范的目的、以构建有人类尊严的公共秩序,并且期望...
关键词:政策定向法理学 拉斯韦尔 麦克道格尔 法律政治性 
司法权能:规范法官裁决的程序性思维被引量:2
《法制与社会发展》2017年第5期74-86,共13页邹立君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司法政策与裁判正义实证研究"(11CFX054)的阶段性成果
程序法理学关注的核心问题是,各项制度是否都拥有特定的权能领域,特定的任务能否被分配给某一制度而无需考虑其所包含的实质政策,某一制度所具有的特殊权能与怎样的特定程序相适应。在程序法理学的思想脉络之中,这一问题牵涉到司法与理...
关键词:司法权能 理性阐释 程序性思维 
合乎“权利”的司法观及其批判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2015年第1期121-134,共14页邹立君 
作者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司法政策与裁判正义实证研究”(项目编号为:11CFX054)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我们在认识典型案例蕴含着的"合适的判决"所依据的司法标准问题时,往往囿于既有的认知类型和观念。若从司法实践与理论上的可能性和多样性来看,司法观念的类型化和固化现象都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否则,我们难以真正应对现实的司法困境...
关键词:司法认识 司法类型 司法观念 
“重实体,轻程序”命题的语境分析——兼论程序正义问题被引量:9
《法制与社会发展》2008年第4期40-46,共7页邹立君 
"重实体,轻程序"作为一个法学命题,是一个已被接受的主张、某种标准的区分、还是被编织起来的观念之网结?这些并未予以充分言明,或许只有参照它所服务的理论目的,我们才能有所理解。在其语境当中考察,可以发现"重实体,轻程序"的问题至...
关键词:“重实体 轻程序” 程序正义 实体正义 极性原则 
基于渊源的法律有效性判准之批判——兼评朗·富勒《解析法律》被引量:1
《河北法学》2008年第3期195-200,共6页邹立君 
学者们多以"基于渊源的"来概括法律实证主义关于法律规则有效性之判准的诸论点。为法律规则寻找某种效力性的(非价值的)判准,这一努力在很大程度上源自一个更为基本的问题,即它是法律实证主义科学性努力的必然倾向,如果法律科学或法理...
关键词:“基于渊源的” 有效性 极性 
从“理想图景”看“社会秩序”的建构——评邓正来《中国法学向何处去》被引量:2
《现代法学》2007年第2期61-64,共4页邹立君 
关键词:《中国法学向何处去》 社会秩序 邓正来 理想 中国法律 秩序建构 认识误区 自然法 
“理想图景”、“世界结构”与“定义中国”——与邓正来谈《中国法学向何处去》被引量:7
《河北法学》2006年第12期176-182,共7页邓正来 邹立君 
关键词:中国法学 邓正来 世界结构 理想 定义 科学自主性 社会秩序 中国社会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