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战兵

作品数:6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翠翠言文合一《传奇》白话文学观概观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北京社会科学》《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名作欣赏(上旬)》《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道路以目》:体味人生安稳的一面
《名作欣赏(鉴赏版)(上旬)》2009年第3期47-53,共7页郑战兵 
"人生安稳的一面"的说法出自上世纪40年代张爱玲的《自己的文章》一文,当时她说:"我发现弄文学的人向来是注重人生飞扬的一面,而忽视人生安稳的一面。其实。
关键词:世俗生活 她说 文学世界 市民阶层 狸花猫 重在表现 歇浦 灵与肉 沦陷时期 《传奇》 
鲁迅对待文化遗产态度概观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83-88,共6页马宏柏 郑战兵 
鲁迅对待文化遗产一贯持正确的态度,其观念系统深刻、独具特色:早年对中外文化遗产都有丰厚积累,提出"取今复古,别立新宗"原则;五四时期侧重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否定,却也敞开了"将彼俘来""自由驱使"的襟怀;后期对中外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
关键词:鲁迅 文化遗产 “取今复古” “将彼俘来” “拿来主义” 
文学接受理论与中学阅读教学
《语文学刊(基础教育版)》2007年第11期48-50,共3页郑战兵 刘雅芬 
由于文学接受理论的形成和应用,读者要素在文学活动中的地位得到了空前的强调。文学接受理论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也能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它可以帮助我们革除传统阅读教学的弊端,切实转换观念,确立学生在阅读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而在这...
关键词:文学接受 读者 期待视野 阅读教学 
胡适双线文学史观在五四文学革命中的应用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19-21,共3页郑战兵 
胡适在研究中国文学史时提出了"双线文学"这一学术命题,这在五四期间直接催生了他的白话文学主张,对建设新文学起到了积极的功用。双线文学史观给了胡适等人以语体革新的启迪,帮助他们找到了建设新文学的最佳实施路径,同时又深化了他们...
关键词:双线文学 新文学 语体改革 价值观 文学进化 
胡适的白话文学观与中国俗文学传统
《北京社会科学》1996年第4期70-78,共9页郑战兵 马宏柏 
胡适的白话文学观与中国俗文学传统郑战兵马宏柏五十年代末,胡适在美国接受哥伦比亚大学“中国口述历史学部”的录音访问时,曾就自己以往治学中的“个人收获”问题谈到过所谓的“双线文学的新观念”。他说,他在研究中国文学史方面很...
关键词:白话文学观 胡适 文学传统 言文合一 俗文学 文学作品 文学创作 《逼上梁山》 文学主张 新文学大系 
论沈从文湘西题材小说的美学风格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第5期40-45,共6页郑战兵 
沈从文的湘西文学世界无疑蕴含着巨大的审美价值.在二十余年的基本文学生涯里,他始终抱定这样的信念:“不管是故事还是人生,一切都应当美一些!丑的东西虽不是罪恶,可是总不能令人愉快.我们活到这个现代社会中,被官僚、政客、银行老板、...
关键词:沈从文 湘西题材小说 美学风格 作品 人生图景 清新明丽 作家 湘西文学 女主人公 翠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