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娟

作品数:12被引量:4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遗传学异常分子细胞遗传学PLZF比较基因组杂交分子细胞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癌症杂志》《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上海市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资助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胸部增强CT显示肩胛下动脉系统的变异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24年第6期709-715,共7页孙芙蓉 张艺 陈丽娟 
目的:分析肩胛下动脉(SSA)系统的解剖特点,归纳其分布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胸部增强CT图像,记录SSA的起源及长度,SSA及其分支——旋肩胛动脉(CSA)、胸背动脉(TDA)的管径及伴随静脉的归属,并进行归类。结果:160支腋动脉(AA)中,88.13...
关键词:胸部 计算机体层成像 肩胛下动脉 旋肩胛动脉 胸背动脉 
MRI不同序列组合评估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及术前分期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1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22年第2期152-156,共5页陈丽娟 潘自来 徐敬慈 邵丹丹 苏文婷 
目的:比较MRI不同序列组合评估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及术前分期的准确性。方法:选取128例经病理证实的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术前MRI,包括:T2WI、T1WI、DWI及DCE-MRI序列,不同序列组合对子宫内膜癌宫颈间质浸润、术前分期进行评估,与术后...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分期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动态对比增强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菌素A联合全反式维甲酸诱导PLZF-RARα阳性U937细胞分化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第15期1352-1354,共3页陈思宇 马立恒 董颖 贾培敏 陈丽娟 郑磊贞 王振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300139);上海市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2003-16);上海市教委重点项目(07zz43)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菌素A(TSA)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PLZF-RARα阳性细胞的作用.方法:稳定转染PLZF-RARα基因的U937细胞(U937/PLZF)经TSA,ATRA作用一段时间后,Wright-Giemsa染色观察细胞形态,MTT法检测细胞生长和增...
关键词:PLZF 维甲酸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分化 白血病 早幼粒 急性 
曲古菌素A和ATRA合用对PLZF-RARα转基因阳性发病鼠骨髓细胞的诱导分化作用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年第16期1452-1455,共4页陈思宇 董颖 陈丽娟 张龙 王龙 陈强 王振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300139);上海市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2003-16);上海市教委重点项目(07zz43)
目的:研究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菌素A(trichostatin A,TSA)和ATRA对PLZF-RARα转基因发病鼠骨髓细胞的作用.方法:分子克隆技术构建hCG-PLZF-RARα转基因构件.显微注射建立仅在髓系细胞中表达PLZF-RARα的转基因小鼠模型.DNA-PCR,S...
关键词:PLZF 维甲酸 转基因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分化 白血病 早幼粒 急性 
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研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及其意义
《中国癌症杂志》2006年第1期20-24,共5页夏海龙 陈丽娟 陈冰 金晓龙 陈赛娟 
背景与目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杰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且预后较差。为了从基因组水平全面理解DLBCL的分子异常,本研究采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CGH)研究DLBCL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探讨DLBCL...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比较基因组杂交 分子细胞遗传学 
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研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及其意义(英文)被引量:4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2006年第1期12-15,共4页夏海龙 陈丽娟 陈冰 金晓龙 陈赛娟 
目的研究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探讨DLBCL的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比较基因组杂交(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ation,CGH)技术对24例DLBCL...
关键词: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分子细胞遗传学 基因组杂交技术 染色体 
PLZF-RARα/RARα-PLZF双阳性转基因小鼠发生白血病模型研究被引量:3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5年第6期924-931,共8页陈丽娟 董颖 陈思宇 张龙 周光飚 陈冰 王龙 陈竺 陈赛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0300139);上海市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资助(2003-16)
本研究目的是从生物整体水平上研究PLZFRARα/RARαPLZF双融合基因的表达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发病中的作用及发病机制。通过交配建立PLZFRARα/RARαPLZF双阳性转基因小鼠(TM)模型;采用PCR、RTPCR方法检测融合基因的整合和表达...
关键词:PLZF-RARα/RARα-PLZF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转基因小鼠 
应用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研究淋巴瘤细胞遗传学异常与临床的关系被引量:2
《中华内科杂志》2005年第10期774-776,共3页夏海龙 陈丽娟 陈冰 刘元华 杨光 曹琪 姚颖 陈赛娟 
关键词: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 细胞遗传学异常 淋巴瘤 临床特征 分子细胞遗传学 生物学行为 肿瘤性疾病 基因组水平 恶性肿瘤 淋巴组织 
BCL-2、Ki-67、CyclinD1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中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2005年第3期335-338,共4页夏海龙 闵大六 王志国 陈丽娟 陈冰 金小龙 陈竺 陈赛娟 
目的探讨BCL-2、Ki-67、CyclinD1蛋白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DLBCL病例中BC-L2、Ki-67、CyclinD1蛋白的表达,分析它们的表达与DLBCL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生存期的关系。结果BCL-2...
关键词:BCL-2 KI-67 细胞周期素D1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 
白血病基因产物靶向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被引量:12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2005年第1期1-8,共8页陈赛娟 陈丽娟 周光飚 
全反式维甲酸 (ATRA)和三氧化二砷 (As2 O3)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APL)获得了很大成功 ,已经成为白血病靶向治疗研究的代表性模式。ATRA与As2 O3的作用靶点均为异常转录因子PML RARα,前者通过针对RARα ,而后者通过PMLSUMO化后...
关键词:白血病 靶向治疗 AS2O3 ATRA APL 治疗方案 CML 融合蛋白 转录因子 基因产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