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翔华

作品数:8被引量:29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国家图书馆更多>>
发文主题:《三国志演义》罗贯中三国志演义《三国志通俗演义》刊本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华文化论坛》《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明清小说研究》《文史知识》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周曰校刊《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初刻年代问题被引量:4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131-139,共9页陈翔华 
周曰校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是一部在《三国志演义》刊行流传演变史上很有研究价值的重要版本。对于周曰校刊本的初刻年代,学术界有不同的意见。实际上周曰校初刻的是万历十九年的插图本,周曰校从事刻书活动在万历年间,"嘉靖壬子"不...
关键词:周曰校刊本 《三国志通俗演义》 初刻 嘉靖壬子 
《三国志演义珍稀古版汇刊》总序被引量:2
《文献》2009年第3期182-191,共10页陈翔华 
在历史上,从罗贯中的编撰成书以前,到《三国志演义》文字的陆续刊刻,完整的三国故事传播形态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关键词:《三国志演义》 总序 传播形态 三国故事 罗贯中 
中国俗文学学会成立前后杂记
《文史知识》2006年第11期107-114,共8页陈翔华 
中国俗文学学会是1984年6月21日在北京成立的。学会的成立,是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文坛复苏、俗文学学科得以恢复与发展的重要结果。
关键词:俗文学 学会 中国 杂记 70年代 文学学科 
《三国志演义》原编撰者及有关问题被引量:9
《中华文化论坛》2003年第1期98-103,共6页陈翔华 
本文通过对黄正甫乡里、家世与生活年代、刻书活动的考证,证明黄正甫为晚明时期人。通过对黄正甫本《三国志传》正文、叙、目录和所谓“封面”的考订比勘,证明黄正甫本刊行于天启年间,绝非“最早刻本”。文章还引用明代著述记载、版刻...
关键词:《三国志演义》 罗贯中 黄正甫本 
中国古代小说东传韩国及其影响(下)被引量:3
《文献》1998年第4期163-192,共30页陈翔华 
下篇:东传小说对韩国文学的影响中国古代小说的不断东传,引起了韩国朝野的普遍关注。韩国在古代尽管是一个以儒学思想进行统治的国度,一些理学文臣曾经也对"异端"小说加以贬斥,李朝当局甚至还一度下令禁购,但是毕竟阻挡不住其流传与影...
关键词:中国小说 章回小说 韩国学 中国古代小说 三国志演义 韩国小说 李朝 韩国文学 汉文小说 通俗小说 
中国古代小说东传韩国及其影响(上)被引量:4
《文献》1998年第3期132-154,共23页陈翔华 
中韩文化交往历史远久。据伏胜《尚书大传》、司马迁《史记》及班固《汉书》等记载,早在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克商后封箕子于朝鲜,中华文化便传及韩国。韩国古代典籍对此也屡有记述。如公元1428年,李朝文臣卞季良奉命撰《箕子庙碑》,...
关键词:奎章阁 清刻本 中国古代小说 汉城大学图书馆 韩国小说 清刊本 通俗小说 孙楷第 书名 高丽 
略论余象斗与其批评三国志传被引量:4
《明清小说研究》1995年第3期36-48,共13页陈翔华 
中土久已失佚的余氏双峰堂本《批评三国志传》,是罗贯中这部小说诸刻本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版本。此书首卷端题“音释补遗按鉴演义全像批评三国志传”(卷五、卷六同),而第二卷及其他各卷书题则多作“新刻按鉴全像批评三国志传”,末卷尾有木...
关键词:三国志传 《三国志演义》 《三国志》 余象 嘉靖 《三国志通俗演义》 种德堂 关索 罗贯中 万历二十年 
明清时期三国戏考略——(《三国戏考略》之二)被引量:3
《文献》1991年第1期23-59,共37页陈翔华 
中国戏曲同小说的关系,尤其同长篇历史小说《三国志演义》的关系非常密切。罗贯中之前及他同时代的许多三国戏,不仅是《三国志演义》创作取材的一个重要来源,而且这些三国戏不断涌现的本身,也就构成了这部小说名著必然产生的历史文化背...
关键词:三国志演义 三国戏 无名氏 三国志通俗演义 著录 传奇 明清时期 明杂剧 诸葛亮形象 三国志平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