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染春

作品数:7被引量:1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央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回族教育研究教育内隐结构魏晋南北朝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前沿》《中国校外教育(中旬)》《世界宗教文化》《神州》更多>>
所获基金: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宗教助力国家发展的一种经验探讨——基于巴西巴哈伊教的个案研究
《世界宗教文化》2016年第4期98-104,共7页陶染春 凯瑟琳.赫尼曼 
本文主要阐述了巴西的巴哈伊宗教组织数年来对其国家的公共政策领域逐步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主要涉及人权、教育、妇女和人口多样性等方面。全文分为三大部分,第一是以时间顺序回溯了巴哈伊教逐步参与国家公共政策领域的过程;第二是对...
关键词:宗教 国家发展 巴哈伊教 公共政策 
东西方史学家著述中国史的对比分析——以《中国的历史·魏晋南北朝》与《草原帝国》为例
《贵州文史丛刊》2016年第2期65-71,共7页陶染春 
《中国的历史·魏晋南北朝》一书以外族自觉、外部势力反过来影响中国的视角对这段动荡的历史进行研究,强调胡族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南方的"蛮族"在汉民族的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草原帝国》以游牧民族在欧亚大草原上的迁徙为主线...
关键词:东西方 中国史 魏晋南北朝 草原帝国 
试析川本芳昭著述中国史的特点——以《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一书为例
《文化学刊》2016年第5期232-235,共4页陶染春 
日本著名史学家川本芳昭在其《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一书中,以外族自觉、外部势力反过来影响中国的独特视角对那段动荡的历史进行研究,强调胡族对中国的影响,以及南方的"蛮族"在汉民族的形成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现通过...
关键词:川本芳昭 《中华的崩溃与扩大·魏晋南北朝》 中国史 魏晋南北朝 
拉丁美洲“多元文化教育”给新疆“双语教育”带来的启示——以墨西哥与巴西为例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5年第12期36-38,共3页陶染春 
新疆"双语教育"政策自上个世纪50年代至今,一直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总体趋势是"以民文为主"转变为"以汉文为主"。但政策变更的结果并没有带来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反而使得当地的民族教育长期滞后。将研究视角转到拉丁美洲的原住民教育,...
关键词:拉丁美洲 多元文化 新疆 双语教育 
回汉两族“洁净”概念结构的对比分析——兼谈玛丽·道格拉斯“分类秩序”理论被引量:1
《民族艺林》2015年第4期34-40,共7页陶染春 
联校教育社科医学研究论文奖计划2011-2012年度课题"回族洁净概念的内隐结构分析及其跨文化交际教育研究"(项目编号:JY11046)阶段性成果
宗教信仰影响人们的概念认知形成。中国回族是一个几乎全体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洁净"是其宗教信仰的核心内容之一;汉族是非穆斯林民族,他们对于"洁净"的理解不受伊斯兰信仰的影响,因此两个民族之间对于"洁净"概念的认知存在巨大差异。...
关键词:回族 汉族 洁净 分类秩序 
少数民族题材动画片的开发及其教育意义
《前沿》2014年第5期228-230,共3页陶染春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动画产业一直处于不断的探索、发展之中,目前,已经形成了北京、长三角、珠三角、湖南省和川渝五个动画制作聚集中心。但广袤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动画产业却一直处于停滞落后的状态。纯粹以少数民族题材创作出的动...
关键词:少数民族 动画片 开发 教育 
田野工作——少数民族教育研究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平衡点
《神州》2012年第5期97-97,共1页陶染春 
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人文环境决定了民族教育研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要求研究者深入实地考察,得出的理论必须适合民族地区的实际教育现状,基于此,"田野工作"成为了民族教育研究中的重要方法。本文围绕民族教育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必要性...
关键词:田野工作 少数民族 教育研究 平衡点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